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烦躁暴怒的情况。孩子学不好数学,家长们要做的不是责骂,因为孩子的抽象运算能力发展有个体性,所以家长们应该调整自己的策略。家长如何辅导孩子学好小学数学?一起往下看吧!

  第一,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家长首先应强调它训练思维的功能,其次才是讲数学的实用性。

  凡事需要追根溯源,从探寻数学的源头开始,就会让孩子觉得数学其实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

  很多家长认为提高孩子数学成绩的最好途径就是让他们多做题,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做题是为了训练思维,要掌握适当的量。大多数数学偏弱的孩子都有过题海战术的痛苦经历,如果只是机械地做题,孩子就会产生厌恶情绪,自然学不好数学。

  第二,家长要对小学数学教材有所了解。

  第三,家长从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学习能力。

  这里不仅仅是指生活中数学的运用,而是要超越数学本身,让孩子多读课外书,不拘泥于某个学科,应广泛涉猎,尤其是科普书、名人传记等等,要让孩子从书中体会知识的无穷魅力,不断寻找学习的精神动力。

  第四,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数感”。

  有的孩子在上到小学一年级后,还会把加法运算当做减法来做,多数有两种可能:一是孩子比较粗心大意,还有可能是孩子尚未理解加、减的意义,混淆概念造成失误。家长不要因此过多责骂孩子,最好借助身边的实物给孩子讲解加、减各代表什么。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失去信心,首先要跟孩子的数学老师沟通,希望老师在校期间能给予适当训练,并及时鼓励。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数感。比如:带孩子买东西,让孩子帮忙算算该付多少钱,该找多少钱,让其感受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以及对生活的影响。

  第五、抽象的题目可用特殊例子来找规律。

  小学数学相对来说难度不是很高,很多家长都会亲自指导孩子学数学。但不少家长也感慨不好教。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难教,是因为他们总是以成人的思维去指导孩子。”

  举道例题:已知被除数+商×除数=72,求被除数?

  家长一般会用推理的方式指导:

  因为被除数=商×除数,所以原式子=被除数+被除数=72,得出被除数=36。

  显然,这样的推导方式在成人看来很容易理解,但对低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很抽象。所以建议,家长教这类题目,要“退”到孩子比较好理解的思路,即从具体例子着手,让孩子们从中发现规律。

  “因为12÷3=4,所以12+3×4=24;因为18÷2=9,所以18+2×9=36……”几个例子下来,孩子就会发现规律,原来“被除数+商×除数=和”,现在回过头再去解刚才那道例题就迎刃而解了。

  第六、应用题“去情境化”可以从实物入手。

  在小学三年级,涉及“消元法”的应用题是一个重难点。很多家长抱怨说,孩子知道如何消元,但一旦把问题放到生活的情境里,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孩子去情境化的能力比较弱,那不妨从实物开始着手。”

  不要怕麻烦,也许通过实物的例子来循循善诱地指导孩子做题很花时间,但是这样孩子理解起来更容易,以后遇到这类应用题就不怕了。

  现如今很多家长都觉得辅导是老师该做的事,殊不知老师要管理全班那么多的学生,又怎么会有时间只为你的孩子专项辅导呢?家长不应该总以忙为借口,课下辅导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如果你的孩子需要更系统的学习,可以来沪江网校,学习幼小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