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会要求学生平时多阅读各类型的优秀作文,并做好摘录、积累等。从形式上看来,这种流行的作文教学模式似乎也尽到了作文教学的“责任”。但是,这种模式的作文教学过程重点在于“素材”和“写作技巧”,目的在于“作品展示”,即是以“结果”来探究“过程”的作文教学模式。那么,这样进行作文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吗?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吗?以下来听听沪江小编的分析吧。

  一、要重视学生写作过程的分析

  作文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一种综合训练。因此,在作文时,教师应重视指导学生分析写作的过程。作文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步:第一步,准备——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和启用积累等;第二步,构思——包括编写作文提纲、组织材料和详略的取舍等;第三步,起草——包括遣词造句、构成篇章等;第四步,定稿——包括内容的增删、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和誊抄定稿等。综观上述,学生的写作过程,是由“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交互进行的循环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作详细分析,使学生弄明白写作的整个过程,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使上述活动能顺利地交互进行的关键因素是写作的认知策略。

  二、要重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写、乐写

  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刚开始学习写作或没有什么写作“天赋”,并在写作中屡遭失败的学生,他们的确有一种望“文”生畏的心态。故此,教师要想打开学生心里的这个“结”,让学生在每次作文时都想写、乐写,就必须从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入手。只要能使学生攻破这一关,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作文教学就能顺利进行了。如我教初中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习作,并没有急着把写作的有关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搜集了一些报刊或作文选上发表了的文章,展示给他们看,让他们知道,只要认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用自己的真实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写作文了。

  别的同学行,他们也行,这样先给他们打一针“我能行”的强心剂,以增强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同时,我还注意营造激发写作兴趣的氛围。班里有几位学生与外校的学生交了笔友,当第一次收到笔友的来信时,我发现他们几位非常高兴,不停地跟同桌分享着快乐,其他同学也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他们。这时,我抓住时机问:你收到笔友的来信心情怎么样?你在等信的时候,心情又是怎样的?如果你这次没有收到信,你有什么感想?这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经过短暂的思考,全班活跃起来了。于是,我不失时机地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觉写一个片段。学生纷纷拿起笔,把自己的真实体会写了下来。通过增强自信心,激发写作兴趣,然后再逐步讲授有关写作的知识,循循善诱,学生就想写、乐写了。

  三、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会写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有材料可写。往往教师布置下作文题,学生总会感到无从入手,没什么可写,这就陷入了僵局。这时,必须得想方设法融化“冰点”。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写作过程的特点,精心设计出一些与教学目的相关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景。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着“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向学生布置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完成写作练习。

  如在一次写“第一次___”的写作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在作文中没能准确地把握住自己“第一次”的真实感受,没能具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文写得空洞、不真实。于是,我就有意识地结合劳动课中的《钉纽扣》一课的教学,给学生创设作文情景。我先指导学生搞清楚钉纽扣分穿针、引线、打结三步进行,然后组织学生分步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我适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表演同学的动作、表情是怎样的,并且要求用准确的词语表达出来。

  这一下,全班同学都盯住表演的同学,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紧接着,我请学生将观察到的动作、表情用准确的词语,按顺序写下来。经整理,学生写出了“拿、抿、捻、捏、盯、颤、插、拉、剪、涨红、睁大、紧皱、舒展”等词语。这时我趁热打铁,要求每位学生学习表演的同学再自己学钉纽扣,这样便加深了他们的体会。在每个人都有了亲身经历的时候,我再一次布置了《第一次钉纽扣》的习作。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拿起笔,一气呵成地把钉纽扣的整个过程生动、形象地叙述出来。这样通过创设情景,激发情趣,增添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使学生能写出文章,而且还使学生的写作认知策略水平得到提高,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了。

  由于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校内外特定地点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学生参与,进行以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为目的的系列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高度有意注意的状态下培养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并逐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同时,使学生养成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引导他们积极地去体验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并分类进行积累。这样,作文时就有素材可写、会写了。

  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感情,让学生创造性地写

  前面所讲的那种作文教学中流行的模式,往往会造成一种不良的“文风”,即学生会套用教师提供的“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篇末点题”等固定格式,甚至所写的内容也是教师所举的例子,并不是言自己之想言,写自己之想写。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妨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认识策略水平,协助学生解决“准备”“构思”“起草”和“定稿”等活动中所遇到的困难的基础上,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表达自己心中的“真意”。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而言之,在重视学生写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要注意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激发起他们写作的兴趣,并有意识的创设写作情景,让学生“海阔天空”地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就能自觉、尽情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了。希望以上沪江小编的分析对同学们能起到作用,写出更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