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们晚上好~ 今天我们又相约在一起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

今天我们一起谈一谈习惯培养。习惯问题是老生常谈了,孩子一入小学就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就像刚刚大家在群里讨论的都是家长们所苦恼的问题。小学生正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建立起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他们将受用终身,而且在好习惯的带领下,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家长就省力了~所以在小学阶段不管我们家有多忙,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在孩子的教育上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个时候是你还能够在孩子的教育上起的作用的时候。当孩子上了初中了,自己想教育他想起作用,也会变的很困难。 

 

本来我们今天是直接要讲习惯培养的,但是前两天我在线下给一所学校的孩子和家长上亲子阅读课的时候,我们上了一本书,而这本书让我有颇多的感想。所以在今天讲课之前,我想先把我当时上课讲这本书的时候遇到的一些事情,和我们当时发生那些情况,也跟家长们的来讲一讲,然后再讲我们的习惯培养,这样可能对我们后面更加有帮助一些。 

上面这本书的名字叫《我讨厌妈妈》。这个短小有趣的故事是讲一只满腹牢骚的小兔子。他抱怨妈妈的种种不是,比如说吗睡懒觉睡呀睡呀总也睡不醒;比如说没有及时给小兔子洗袜子,它第二天还是穿着昨天穿过的一双袜子;比如说总是催小兔子快点快点,而妈妈自己也是慢腾腾的。最后小兔子因为讨厌妈妈要离家出走了,其实它只是站在门口站了几秒钟后,找借口回来拿球。当它确认了妈妈对它的爱以后,它又扑到了妈妈的怀里。其实小兔子是爱妈妈的,它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证明它对妈妈的爱,妈妈也是爱小兔子的,小兔子也以发牢骚的方式表达了对妈妈的依恋。 

 

当然亲子之爱的确是包括我们故事里面所涉及的情感,这种爱包括理解、包容、沟通、依恋、改变、陪伴。后来我在课堂上也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讨厌妈妈什么 ,没想到现场的孩子都很大胆,都很善于表达自己,也是出乎我意料, 他们就当着妈妈的面,大胆的说出了讨厌妈妈的地方。比如一个孩子说,妈妈总是看手机很少和我说话;还有个孩子说,我稍微做错一点点,妈妈就对我大发雷霆...

等他们把讨厌妈妈的事都说完以后,我就跟他们说今天上台的小朋友啊你们上来容易下来难,想要重新回到座位上,现在要做一件事就是,假如你现在是你的妈妈,请为你的妈妈的行为找出合适的理由。又出乎我的意料的是,那几个小朋友都不假思索地为妈妈找出了合理的理由。那个说妈妈总是看手机没空理自己的孩子说,大概我妈妈是大人了,她有很多要处理的事情,可能有比跟我聊天更重要的事情等着她去做。孩子说到这里的时候全场的妈妈们都低下了头,她们都沉默了。

所以家长朋友们,我们先好好的反省一下我们自己。 此刻回想起来我仍然有些心酸,孩子们是理解你们的,也包容你们,而且还总是原谅你们大人。但我们家长每天都以强大的攻势,张牙舞爪的要求着,要求孩子这,要求孩子那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这不够好。那有问题我们是否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是否能够沉住气,静下心来跟孩子一起商量问题,一起来面对问题。我们都应该很耐心的,而不是总是急于求成的,陪着孩子一步一步地慢慢长大,不要总觉得从什么地方可以有个灵丹妙药给孩子吃了,孩子马上就变的品学兼优了,您觉得这可能吗? 

 

这张图片上是前一段时间,我们这个群刚刚开始的时候,家长们把自己孩子在学习生活当中,那些让他们非常苦恼,非常不满意的一些表现都发上来,那天的信息是铺天盖地的发上来,我一看哇这么多,花了半个小时时间才看完,我把之前的问题整理了一下,大家可以回顾看一看。你看看你是不是也像刚才故事当中那个小兔子一样,也是满腹的苦恼牢骚,那么我们亲子之间,能不能也做到相互的理解相互的包容,然后去好好的沟通,我们大家再一起去做一些改变?

 

我们讲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孩子这样不好那不好,我们为什么要去教育他?教育是让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让孩子学会认知、做事、合作、生存,教育就是社会化的成人与孩子自然本能的相互的妥协与对抗的过程,通过寓教于乐与严格培训的方式,将更为优秀的制度品德和性格传递给孩子,铸就孩子完善的社会性格和整个民族的个性,这就是教育的问题。那么在这个相互的妥协与对抗当中,家长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也在不断的让自己变得成熟和理性。从这个层面上说,是这样的亲子互动让身为家长的成年人也在逐步的完善我们自己。 

 

通俗一些说,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对抗与妥协的过程所以说孩子的习惯问题,真的不是今天找到一个妙方,明天就能解决的。而是要我们非常有耐心,而且要持久的,要反复的来做这件事情。等一会儿我会跟家长们分享分享一些可行的办法。 

 

我们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我们要尊重孩子内心的需求和体验,尊重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在这之前的调查中,经常看到家长说我家孩子做事磨蹭,其实在说她磨蹭的时候,有的时候我们是在用我们成人的节奏来要求一个刚刚习得了这些行为的孩子,我们需要给他一点时间,给他一点成长的空间,我们做什么事情都那么麻利,那是因为我们经过了三四十年的训练了。 

家长要不断的去学习,不是说当孩子一入学了,发现他这问题那问题,或者说成绩不好了,老师来告状了,我们就很焦虑焦灼该怎么办。现在我们需要安静下来,去好好学习下。我这里推荐两本书给家长们,可以去深入了解儿童在他每个年龄段生理和心理发育的一些特点。这两本书是《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包含了从零岁到青少年的发展情况。他讲的非常详细,讲了孩子身体在各个年龄段是如何成长的,比如孩子在小学期间身体的平衡度灵活度都开始更加的完善。还有一本是《婴儿、儿童和青少年》。 

推荐这两本书不是说大家非要去买,只是说给大家一个启发,不要遇到问题马上就想着赶紧请教谁,赶紧解决一个什么问题,而是我们要稍微静下心来学习点相关的理论知识,只要做到心中有数,也许当自己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的时候呢,就会有一定的方法去跟孩子一起把她身上的一些问题慢慢的解决。而不是自己心里什么都没有,就慌了。 

 

 

接下来,我们讲习惯养成的过程。习惯养成了它分成四个层次、四个过程。

习惯培养第一个层次:

这当中的有些方法推荐给家长:

1)代币制

这是一位家长用代币制的方法,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他列了一张表,这个表上有孩子该做的那些好习惯。比如一些生活起居中的事情,叫做做好事。每做一件事情就奖励他一个小贴纸,比如说他做了四件好事情或者五件好事情,就可以兑换一张电视券。兑换的电视券,孩子可以要求看半小时或者一小时的动画片。那么这个代币制就是让孩子,每做一件事情就有一个奖励,让孩子去积攒积,攒够了以后可以换取他特别希望的某个愿望。 

这位家长是非常用心的!他在培养孩子习惯的时候不是说,我这孩子怎么这有问题那有问题,他是想办法。不是打骂孩子或者指责孩子,而是给他孩子列出可行的可操作的一些事情,实实在在的去做事,慢慢慢慢孩子就会养成这些好习惯,只是最初的时候养成习惯用的一个办法。 家长们可以从这张表格里获得些启发来借鉴,你想让孩子养成哪些好习惯也可以列成表,然后让他每天去做这些事情。家长的聪明才智也是非常强大的,可以好好挖掘一下~

 

2)强化训练法

强化训练法是一个孩子一直不愿意做,或者不会做总也做不好的一件事情。那么我们怎么办?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家长讲孩子的书包永远都理不好乱糟糟的,孩子的书桌也是乱糟糟的,那你怎么办?那就教他,在教他的时候让他看着,最好编个顺口溜。比如说,书本放第一层,本子放第二层,铅笔盒放第三层,然后水壶放旁边的小袋子里,一边做这件事情一边说,一边做一边说。你做一遍,做完了以后全部打乱都倒出来,让孩子再做。孩子也念这个顺口溜,也这样一遍遍的去做。孩子做好了你再把它倒出来再打乱,然后再让他在你旁边,一边念着顺口溜然后再一边往里面放。等他做完了再打乱,就这样一遍一遍把他搞到烦,烦到孩子说妈妈我已经会了不要做了,那么这个习惯就养成了。等过几天如果发现又乱了,怎么办?仍然用这个办法,强化训练,多训练几次,训练到孩子烦就会记得了。

 

3)暂停

什么叫暂停?当某种不好的行为在发生,马上让孩子暂停带离某种环境。

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公共场合吃饭,孩子大声喧哗,孩子这种习惯很不好,我建议这顿饭就不要吃了。先和孩子讲这是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吵闹,我们安安静静的吃饭。假使孩子不听,那么就严肃的处理,已经上的菜打包,未上的菜推掉,马上把孩子带离这个环境。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如果做了饭都不能吃了,给他形成一种心理的威慑作用。

 

4)塑造法

塑造法是在给他提出一个目标后,将这个目标分步骤去进行,一步一步去完成。在这样的分步骤完成的过程当中,只要他完成了一步,就大力地去表扬和肯定他,肯定他这第一步的行为,然后马上让他接着做下一步的事情。这是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情,以及让他去做,告诉他怎么做,一步步教给他,把这个大的目标分成小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去达到,每达到一个小目标就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然后给相应的奖励。 

 

 

习惯养成的第二过程:

在养成习惯的第二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契约法前面培养习惯的第一步中,我们用代币制、强化训练、暂停还有塑造法,让孩子先建立了外部的强制性的一些必须遵守的习惯之后,孩子可能会有反复。在这个时候马上跟进契约法,就是商量好你知道该怎么做了,而且你是能做到的,那么你要坚持好。怎么坚持呢?家长和孩子就要开始商量,拿出一张纸来大家开始写。一边商量一边写,我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妈妈对我的一个要求。

比如说按时完成作业。我今天的作业打算在几点钟完成,比如说每天的作业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完成了怎么样,如果完不成怎么样。完成了有哪些奖励,完不成会有哪些惩罚。大家全部都列出来条条框框,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全部条条框框的列出来,列出来以后制定奖惩的办法。遵守了会有什么奖励,不遵守将会有什么样的惩罚,让孩子说话算数。说话算数就是要让他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开始负责任了。 

跟孩子建立契约,随着孩子的长大,他对这个契约的遵守的会逐渐越发重视,也会愿意去遵守这个契约。 

 

 

习惯养成的第三个过程

巩固第三个习惯养成过程的主要方法就是“接受任务”。

 

下面这个理论需要家长们了解一下:

小学生阶段的孩子,需要在完成一个个任务当中建立自信和勤奋感,这样能使他形成良性的成长模式。

 

在完成任务中养成习惯,一般是经历这样的步骤。首先,孩子能够去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让孩子独立去做自己该为自己负责的一些事情,给他机会让他去做,放手让他去做,创造成功的体验。当孩子自己去做的时候他做成了一些,或者说做的还不是那么很满意,只要有那么一些的成功,就去鼓励孩子,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然后当他有了成功,赶紧去表扬他的努力,赏识他的努力,最后激发他的兴趣。 

孩子在不断完成一项项任务的时候,会把前面的习惯贯穿进去,也就进一步的强化了前面的习惯培养。

 

这里要讲一下,很多家长觉得只要孩子培养好学习习惯,其他生活生的都不用管,学习习惯培养好就行,那这是进入了一个大大的误区。

孩子的身心发展,孩子生活自理的习惯和学习的习惯是同步的。讲个有趣的例子,我女儿很小的时候,两三个月的时候,总是莫名其妙的一直哭。我和我妈妈抱怨,这孩子什么时候才能不哭,我妈妈说 等孩子会自己挠痒痒了,就不会莫名其妙的哭了。果然,等孩子大一点会自己挠痒痒了,就好多了。

所以我们家长不要总是盯着孩子学习写作业之类的习惯,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大一点,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孩子整体的全方位的成长,所有的好习惯都建立起来以后,能够自理的事情学会了以后,学习上的相应的好习惯也会相应的养成。家长有这样的意识的话,到孩子真正上小学的时候就会很省心了。

 

 

习惯养成的第四个层次:

在进行第四个阶段的时候,孩子其实已经不需要小红花不需要契约,只需要继续完成任务,然后进行责任强化。跟孩子讲他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应该做的。自己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别人能够帮你做,而是自己要把它做好的。

 

这是女儿12个月的时候,看到她第一次自己把饭送到自己嘴里,第一次会自己吃饭了,我马上拿起照相机把她拍下来,很开心孩子会自己吃饭了。从那天开始我再也没有喂过她吃饭,都是她自己吃。随着她长大,我就一件件事情放手让她做。比如三岁的时候,就教她如何自己洗澡,用塑造法一步步教,等她四岁的时候就会自己洗澡了~

她在生活中一直是这样,只要她自己会做什么,我都放手让她自己做。等她上小学了,第一天回来跟我说,妈妈老师留了作业了,你看一看~我说,老师留的作业只跟你有关和我没有关系,因为那是你作为学生应负的责任,今后老师留的作业都不用跟我说。

从小学会生活自理,才是好习惯的根。

 

 

习惯培养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标明确:首先要培养孩子哪一个好习惯,明确知道哪个习惯是必须要孩子养成的。如果自己目标都不确定,那很容易半途而废。

耐心持久:每天监督一个月是最基础的。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起码要三个月,好习惯的养成最需要的是坚持。

建立权威:现在自由平等的理念越来越多,许多时候孩子不听家长

赏识激励:当孩子的习惯刚刚建立起来,做到一小点,不要不满意而是一定要放大的去肯定他鼓励他。

奖罚分明:说话算数,奖罚分明。说到要做到,而且奖罚是和孩子共同建立的,

 

今天讲的习惯培养,偏重于理论性。偏重理论主要就是想让家长守住一些原则,明白一些方法。因为每个家庭每个孩子身上的问题是不一样的,赵老师这边的在统一讲课的时候,很难去讲到某一个孩子的某一个问题,因为这个比较个性化。每个孩子的习惯问题,可能是各种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以理论的讲解为主,等个别交流的时候再讲讲您孩子某一个孩子某些问题,我们可以详细的具体化的探讨。 

 

 

赵老师和家长的一些答疑交流

榕树下说:孩子刚上一年级,平时回家做作业都还好,就是上课忍不住会讲小话,让我头疼不已。

赵老师答: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的确不长,六七岁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概在15分钟,一节课大概35分钟对孩子来说的确难以做好。家长不如和老师配合好,如果他那堂课上没有讲小话,那回来的时候就给予他一些奖励。问问孩子每天会讲些什么,告诉他这些话可以放在什么时候讲更合适,而不是直接责怪他讲小话,上小学的孩子讲道理他是能慢慢听得懂的。 

 

kissing说:怕困难,不爱动脑筋,抗挫折能力比较差 

赵老师答:怕困难的孩子,是因为他的确是觉得困难,所以就放弃了。尝试把大困难分成一个个小困难,让他克服一个他可以做的最小的困难,告诉他其实他是可以做到的,建立她的自信。然后再给他一个小的台阶,引导他一点一点完成。只有建立孩子的自信,他才敢于迎接困难挑战困难,爸爸妈妈也要给予帮助和鼓励。

 

蓝天说:我孩子总是过于执着一件事,例如英语不好天天读英语,读到深更半夜,不能合理安排时间。

赵老师答:家长给他建立一个时间表。什么时间做什么,列好后,孩子按照表来,做了就打一个勾,每天提醒他做,做到后就给予奖励,让他有章可循。

 

林汐樂说:我家现在2年级,老师反应孩子容易受周边影响,一点点动静就会让她分神 

赵老师答:首先,分神对两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正常的情况。

如果分神的厉害,可以让他练习做一些细小的事情,需要静下心才能做的事情。比如让他穿非常细小的珠子,经常练这些比较细小的有趣的小游戏,来慢慢培养专注的能力。

 

到了周五怎么都不做作业,就想玩,他觉得有周六周日 

赵老师答:孩子周五回来想放松下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家长有的时候不必太苛刻。

可以问问他,周六周日他是如何安排时间的,让他列个清单。如果清单安排的很合理,那周五就让他休息,周末就按清单来做。

本文为赵小华老师原创文章,如想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注明出处http://www.hujiang.com/c/qzhb/p957846/;否则,禁止转载;谢谢配合!

 

赵小华老师儿童阅读指导手册

欢迎加入大语文学习社QQ群213187636,参与赵老师阅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