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所谓习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联系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小学年龄段是个性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一般习惯还正在形成,可塑性极大,所以从小学低年级起老师就要去扶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塑造人的基础工程。怎样才能达此目的呢?沪江小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榜样,身先垂范

  模仿大人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特别希望从具体的人身上找到学习的目标,并作为模仿的对象。所以,他们喜欢模仿自己崇拜的人,根据他们善于模仿的这一特点,使他们在榜样的鼓舞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可以革命领袖为榜样教育学生。如,向学生介绍毛主席少年时在雨天帮助毛四阿婆收稻谷的故事,引导他们养成“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用学生中的榜样教育学生的良好行为。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坐姿端正、认真听讲、作业工整、讲究卫生的学生,可以在班上选出“学习之星”、“劳动之星”、“文明之星”等等。由于这些榜样是在学生中产生的,因此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更容易被其他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激起上进心,使他们自觉模仿,形成习惯。

  最后,要注意教师本身所起的榜样作用。在学校,教师是学生最崇拜的人,所以教师是学生最经常、最直接的模仿对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把教师看成完美无缺的人物,一切都要向老师学习。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我做教师多年,始终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尽力使自己的言行大方得体,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二、常规教育,反复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形成。所以,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周选取《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其中一条内容,要求学生认真执行,并让班干部组成行为规范检查小组,由组长负责将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作为评比的依据,有奖有罚。学校也可将某月定为行为规范月,对学生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

  我在课堂上、班会上、活动中,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培养他们按时上学、准时回家、认真听课、认真读书、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通过训练,学生就习惯成自然。所以,应该注意使学生事事、时时严格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长期坚持不懈,并且要督促检查,不能忽紧忽松。

  三、认真研究学生,深化德育效果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品德素质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宣教代替学生的德育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体验德育魅力。只有珍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我们的德育工作才能被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培养的目的。

  因为如今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地位优越,深得父辈的宠爱,缺乏对他人的关爱、给予与奉献的精神,意志薄弱,承受不起挫折等;要么知识面广、生活经验丰富、叛逆心强、容易与教师唱反调……这些,都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区别对待,就不能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开展德育工作,那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不成功的,就不能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四、家校合作,同步培养

  小学生的一半时间在学校度过,还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度过。更多的学生在学校形成的良好习惯,经过一个假期不知不觉就丢失了,而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可见家庭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家长在家里要留心观察孩子的表现,及时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杜绝不良习惯的养成。教师也可以时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如可采取打电话、网络工具、家访等方式与家长采取同步教育。

  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家长到学校听课,采取不同形式向家长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等,指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经常化、制度化,这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时时都生活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

  上述就是沪江小编整理的关于加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相关内容。总之,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就尤为重要。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小抓起,他需要学生长期的努力,也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这样持之以恒,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