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理解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考察学生阅读理解解题能力的关键。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都需要掌握哪些记叙文阅读解题的技巧呢?下面大家就与沪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阅读题答题流程

  粗读——细审——精读——解答——检查

  简要概括来说: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二、认真审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四、规范答题,仔细检查。

  二. 小学记叙文阅读题六大考点:

  1. 基础积累:包括拼音、词语、查字典、成语、近反义词、标点符号等。

  2. 概括归纳:包括归纳段落大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以及其它指定要求的概括。

  3. 信息提取:指从文章中查找出指定的内容,比如画出中心句、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另外,通过关键信息将问题的答案在文章中定位。

  4. 赏析题:包括句子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问、夸张等),人物描写方法(外、语、动神、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先抑后扬、寓情于景、以小见大等),记叙文写作顺序(顺叙、插叙、倒叙等)

  5. 作用题:结合文章,理解某一句话的意思以及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析某个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以及作用,以及题目的作用。

  6. 主观题:写自己的感想,想象和主张。比如:最后一道开放题

  三、阅读综合训练

  (一)大师治学

  ①林语堂短暂的执教生涯和他漫长的著述生涯比起来,更像是人生中一段插曲。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林语堂却足以成为素质教育的代言人。

  ②林语堂曾经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了一年的英文课。这天是林语堂的第一堂课。他带了一个大包到教室,学生们还以为这里面装的都是教学资料,心想这位拥有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和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文凭的老师果然深不可测。

  ③不料,林语堂上了讲台,把包倒过来,往讲台上一倒,只见满满一堆带壳花生稀里哗啦全落在了台上。林语堂抓起一把花生,分给前面的学生,并请诸君自便。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先动手。林语堂笑道:“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④学生们闻言哄堂大笑。林语堂趁机招呼学生: “请吃!请吃!”课堂里立即响起了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等到花生吃完,林语堂随即宣布下课。

  ⑤此后林语堂讲课,果然没有学生缺课,而且还有很多外来的学生慕名赶来偷师。

  ⑥更绝的是,林语堂所执教的课程,竟然从不举行考试,每到学期最后一节课的时候,林语堂便端坐在讲台上,随手捡起学生的花名册一一唱名,念到名字的学生依次站起来。这时,林语堂便如相面先生一般,细细把这个学生打量一番,然后在成绩册上记上一个分数,这就是该生本学期的成绩了。林语堂“相面打分”的故事堪称教育界的一大奇闻,并引起了一些老师的模仿。

  ⑦林语堂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他对刻板的考试制度的厌恶,他说:“倘使我只在大学讲堂演讲,一班56 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少半连面都认不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10 个考题给他们考,而凭这10 个考题,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我也不肯。”他还把考试比成大煞风景的 “煮鹤”,说 “恶性考试艺术就是煮鹤艺术,可惜被煮的是我们男女青年。 ”

  ⑧令人称奇的是,那些被林语堂“相面打分”过的学生接到自己的成绩后个个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上校长那投诉,而且大家公认林语堂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其实,林语堂记忆力超群,他平时在上课的时候,通过提问、交流等方式早已对每一个学生知根知底,他的这种相面打分看似及其随意,实际上是在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之后作出的合理决断,比起偶然性很大的一次考试反而更显出其公平。

  练习题:

  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本文第③段描写林语堂有神态描写,还有什么描写方法,这体现了他怎么的形象特征?

  3.林语堂“相面打分”公正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4.文中第⑦段画横线的句子浸透着林语堂强烈的情感,极富感染力,请简要分析是如何表达的。

  (二)藕汤的味道

  ①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wēi)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

  ②一直都很想喝母亲在炉子上煨出来的藕汤。我喝过许多汤,都香不过母亲煨的藕汤。那浓稠的汤,烂烂的藕,还有杂骨的香,一想起来就让我舌上生津,垂涎欲滴。无论走到哪里,母亲煨的藕汤常留在我的记忆里。

  ③小时候,不管家里多穷,母亲每个月都要煨上一大锅藕汤。藕是父亲下湖采的野生藕,有一丝清甜的味道。没钱买排骨,母亲总是买没肉的杂骨,煨过一次藕汤后,就将里面的骨头捞出来放好,留着下一次煨汤时再用。这样一来,一堆杂骨可以煨上两到三次藕汤。

  ④有一年秋天,母亲给我们交了学杂费后,再也拿不出钱来买杂骨了。一连三个多月,家里闻不到藕汤的香味。一天,为了喝到藕汤,我说什么也不肯吃饭。父亲见我如此不懂事,火冒三丈,将我按在板凳上打了一顿。边打边说,母亲腰疼多日无钱看病,你还要喝藕汤。我嚎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在菜园里忙活的母亲。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将我护在身后……

  ⑤第二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闻到久违的藕汤香味。

  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藕汤里,

  居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还飘着一股浓浓的肉香味儿。我贪婪地吃

  了起来。转眼间,一大碗排骨藕汤就被我吃得干干净净。那天,母亲坐在桌边看着我喝汤,眼神里满是慈爱和欣慰。晚上,我起床上厕所时,听到父亲在房里叹气:“唉!你这又是何苦呢?把耳环都卖了,这可是你唯一的首饰啊!”

  ⑥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我不敢再找母亲要藕汤喝。每次看到母亲空荡荡的耳垂,我的心里就格外难受。母亲却还是一如往日,每个月都会给我们煨上一大锅藕汤,有时是杂骨,有时是排骨。每次,我喝汤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滋味。

  ⑦如今,条件好多了,家里经常煨藕汤,但我却一直找不到母亲煨出的藕汤里那种特殊的味道。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

  ⑧就这样,我一生的时光都生活在这浓浓的藕汤里。那特殊的味道,我怎么能忘记呢?

  练习题: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贪 婪:

  垂涎欲滴:

  2.请在第②自然段中用“ ”画出直接描写藕汤非常好喝的句子。

  3.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

  ①小时候,我的家里很穷,很少能喝上藕汤,但母亲每月都买杂骨为我炖汤。( )

  ②小时候,妈妈为了买杂骨给我煨藕汤,她卖掉了唯一的首饰——一对耳环。( )

  ③小时候,母亲每月都给我煨藕汤,甚至卖掉了耳环,藕汤的滋味伴我成长。( )

  ④这样,我一生的时光都生活在浓浓的藕汤里,那特殊的味道令我永生不忘。( )

  4.文章前后两次都写到“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这样写的作用是第( )个 。

  ①前后呼应 ②总结全文 ③承上启下 ④侧面描写

  5.文章第⑥自然段中“我喝汤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滋味。”请联系文章内容写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6.文章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生动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请结合句中的词语把这样写的好处批注在答题卡上。

  7.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至少说明两点理由。

  上述是沪江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小学高年级记叙文阅读解题技巧,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内容充分应用到自己的记叙文阅读理解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