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提高小学生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必须采用多种途径,从兴趣入手,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课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沪江小编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

  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感情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亦可展示可行(或可试)的几种方法,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特别要注意的是必须避免简单的缺少学生参与的师讲生听和机械模仿,尽量弥补该模式可能造成的认识活动的不完整性。在美术课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商讨、边探寻方法。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尝试绘画的兴趣,使其具有挑战性;并不断鼓励学生持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例如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以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二、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开发学生绘画中的求异思维。

  由于美术课属于一种表演技能型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某一个重点能够展示表现技能的本领,从工具使用到技法、技巧等训练,使学生全面熟悉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能用这方面知识、技能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事物、现象、规律、特征,理解艺术处理及表现能力的展示方式。这样,既做到充分利用有限的美术课,又能在美术教学中挖掘教材的求异因素,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展开、去强化,创设情景。养成善于从联想中求异。因为求异思维训练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方法。

  三、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不断吸引学生绘画的注意力

  因为美术教育,既形象生动,又鲜明直观,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因此美术教师要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我们应该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教师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要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四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绘画中的技巧。

  要提高美术课堂效率,在学生学习美术新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绘画中的技巧,所以我们可根据不同的美术课堂类型,在讲授的基础上,辅于一定的操作,先让学生通过读、记、看、想、动等多个环节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然后在传授学生绘画技能的时候,通过直观的演示,可以让学生看得仔细,看得明白,看得透彻一点。同时在演示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学习绘画的方法步骤。只有这样。学生能够很快接受所传授的新知识,能够较为快速地掌握绘画技能技巧和方法,而且也掌握的比较牢固,不容易遗忘。

  五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不断丰富学生绘画的资源。

  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经过几次印刷,色彩效果差,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在美术课中,我注意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如泥土、石头、树枝、树根等材料进行粘贴、拼贴、小雕刻、插接、编织、拼摆、镶嵌、扎捆等,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了家乡的这些别具一格的物产资源,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这样以来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开发了智力,还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总之,通过采用多种途径的教学,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美感兴趣、表演技能和绘画能力,全面优化美术课堂的教学,想方设法促进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希望上述沪江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课的学习兴趣,供大家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