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从文自称“老子”
我们都知道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美轮美奂、民风淳厚,但是大家能够想到沈从文语言粗鄙的时候吗?沈从文在参军过程中沈从文认识了一位姓文的秘书。因为他见我对于他这一本宝书爱不释手,就问我看过报没有。我说:老子从不看报,老子不想看什么报。他却从他那《辞源》上翻出关于老子一条来,我方知道老子就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竟是真有的人物。我不再称自己做太上老君,我们却来讨论报纸了。于是同另一个老书记约好,三人各出四毛钱,订一份《申报》来看。报纸买成邮花寄往上海后,报还不曾寄来,我就仿佛看了报,且相信他的话,报纸是了不得的东西,我且俨然就从报纸上学会许多事情了。这报纸一共订了两个月,我似乎从那上面认识了好些生字。

这一段里就很有趣,沈从文说:“老子从不看报,老子不想看什么报。”结果被告知,老子确有其人。命运总是在意想不到的瞬间发生转折。——《从文自传》

古有班超投笔从戎,沈从文则恰恰相反。后来沈从文写下了《边城》,我们在中学阶段的课本会学习节选部分。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边城》

读《边城》我们通常是读湘西的美丽风景和纯朴人情,除此之外,还有现实的悲剧。那熟人用脚踢着新碾盘说:“中寨人自己坐在高山砦子上,却欢喜来到这大河边置产业;这是中寨王团总的,值大钱七百吊!”老船夫转着那双小眼睛,很羡慕的去欣赏一切,估计一切,把头点着,且对于碾坊中物件一一加以很得体的批评。后来两人就坐到那还未完工的白木条凳上去。熟人又说到这碾坊的将来,似乎是团总女儿陪嫁的妆奁。那人于是想起了翠翠,且记起大老过去一时托过他的事情来了。便问道:“伯伯,你翠翠今年十几岁?”——《边城》
在当时,翠翠也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了,团总女儿的嫁妆是一座碾坊,当时很多人都羡慕,值不少钱。而翠翠呢?爷爷只能给她准备一条渡船,风里来雨里去,一生贫穷度日。在小说中,团总想把女儿嫁给傩送,翠翠和傩送又是一见钟情,所以这就存在着茅盾。嫁妆碾坊和渡船的茅盾其实也代表了现实情况的茅盾。
碾坊是:实用、功力,以金钱为代表的势力。
渡船:自由、处于心灵相互吸引、传统、古朴的爱情观。
直到最后,爷爷死了,翠翠和傩送也没有结合,现实情况、命运感。

 

2.背影与目送

朱自清写过《背影》、《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匆匆》,每一篇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背影》为例: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背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影:父亲载着孩子回家的背影是欢快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背影是温馨的,爆炸事故中“逆行”的消防员的背影是可敬的……在人和光影的结合下,背影总能勾起人的情绪,或是激动,或是紧张,或是悲伤,亦或是美丽动人。1917年,朱自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朱自清北上去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那年朱自清20岁。在朱自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1925年,也就是时隔八年之后,朱自清有感于世事,才写了这篇背影。他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

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是儿子注视父亲的背影,体现的是父子之情。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我想子女注视父母的背影这样的场景很少,因为少所以当遇到了这样的场面之后会更加有感触。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父母默默地注视子女远去的背影。

比如龙应台的目送中就这样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目送》
在龙应台的笔下,孩子从第一次到幼儿园、慢慢长大、出国留学等时候,都给她留下了“背影”,龙应台就是在一次次目送中看着孩子长大,也让她去思考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感情。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目送》

从古至今,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非常浓烈的。我们有很多典故来表示父母对子女的爱。比如说成语故事舐犊情深。

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谢之。

东汉末年,曹操进攻刘备,在斜谷界口驻扎,陷于进退两难境地,部将夏侯惇询问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鸡肋。鸡肋什么意思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也就是说没多大意义、但是舍弃了又有点可惜。杨修认为是曹操退兵的意思,叫士兵打点行装,曹操借口杀了杨修。

其实,曹操杀杨修主要还是因为他恃才放旷以及当时的政治立场原因。
后来,曹操见到了杨修的父亲杨彪,发现杨彪非常瘦了,简直骨瘦如柴,于是便问:“您为什么如此消瘦?”
杨彪回答道:"我惭愧没有金日磾的先见之明,到老了还要有老牛舐犊的感情。"曹操因此改变脸色向他道歉。
这里的舐犊情深就用来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论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不论父母默默注视子女成长的背影,还是子女目睹父母老去的背影,两者之间的情感是浓烈的。所以我们在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或者龙应台女士的目送这样一些文章,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会被这种质朴的情感所打动,而且久久难忘。

 

3.《汤姆叔叔的小屋》、《飘》和《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反奴隶制小说于1852年发表后影响巨大,并被认为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1862年,林肯总统在白宫接见《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评价她的书时,在扉页上题词为“写了一本书,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由于成书时间较早,书中没有明确提出废奴的问题,但是书中描写了大量南方奴隶主的暴行,令人敬佩的是书中还有大量关于人性、信仰、世界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正是这个原因,使这本书区别于别的同类题材作品。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恰好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场景,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
作品刻画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南方人的形象,占中心位置的斯佳丽、瑞德、艾希礼、梅勒妮等人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习俗礼仪、言行举止、精神观念、政治态度,通过对斯佳丽与白瑞德的爱情纠缠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美国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那么,《汤姆·索亚历险记》呢?创作于19世纪后半叶,美国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时期。庞大的、机器轰鸣的工厂的出现,集体化的大生产组合以及大刀阔斧的进取精神促使了美国工业的突飞猛进。咦,这不是挺好的吗?但实际上,这一变化也使得以往平静而又无多少竞争的年代里,那种蔚然成风的礼貌行为和道德涵养准则逐渐失去了栖身之地。因此,对维多利亚时代的温文尔雅的摒弃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南北战争,它像一种催化剂,在摧毁了奴隶制的同时,也加速了维多利亚社会结构的崩溃过程,把年轻人推进向传统宣战的潮流,使他们体内潜藏已久的被压抑的暴力进发出来,去摧毁那个不合适宜的19世纪社会。马克·吐温就是在这个大历史背景下创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的!
他把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浓缩进了这部小说,但又注入了他自己的思想和时代缩影,使它脱离了一般庸俗的儿童回忆格调,让它充满了时代的活力。这虽然是一部表现少年冒险的文学作品,但是却不是仅仅是写给孩子看的书。马克·吐温曾在《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序言中写道:“这本书里所描绘的冒险故事大多都实有其事,其中的一两件是我的亲身经历,其余的是我儿时伙伴们的故事。” 正如作者所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作者童年的缩影,而故事中那些迷恋财富的贪婪恶人们的行径,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场真实写照。

 

点击初三语文,获取更多中考语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