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那么,怎样进行主题性阅读?以下沪江小编总结了一些步骤,一起来看看吧。

  一、与课文同步,进行主题性阅读

  新课程中的课文都是按照一个主题一个主题来编排的。利用课堂教学,带动学生课外阅读。在教学中,我常常利用课文中的主题和课文的思想情感,从而扩展到课外阅读中的相同主题的阅读。课文中讲自然科学为主题的园地时,可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绿色的卫兵》等的科学童话。而且与课文的主体的相配可以是多少面的,材料的收集也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如在上到古诗时,我就让学生先自己展示背诵一些他们已掌握的古诗,这样他们的兴趣就更浓了。然后让他们自己去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古诗来背一背。在学到《我是什么》时,我让他们自己去收集有关自然界知识的文章,先自己读,再读给同桌听,然后回家说给家长听。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和运用性的课程。

    低年级学生不但是培养阅读的起步,也更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条理思维的起步。让学生自己读是熟悉,读给同桌听是巩固和对字词的再次校对和掌握,而说给家长听是前两个步骤的运用,要条理清楚,表达完整地与家长进行交流,也就是对阅读对思维的进行再训练,能让孩子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读什么。

  二、利用学校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主题性阅读

  学习语文要求我们给学生“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等活动”、“扩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学生接受着爱国主义教育和祖国历史的教育,纯洁、稚嫩的心灵也激起了极高的热情。为纪念“一二?九”运动71周年,学校进行了诗歌朗诵比赛。这时我不失时机的给他们提供了《爱祖国》、《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等的爱国诗篇。虽然有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但他们却还是乐在其中。学生喜欢大声地朗读、诵读,你能感受到他们激情的迸发,心灵花朵的美丽绽放。

  三、师生共读一本书,进行师生同主题阅读

  孩子是最感性的,一切的好恶都在于他们感性的认识。进行同主题性阅读和其它事情一样,都需要营造氛围。营造相宜氛围能够促使学生沉浸于角色的体验,或者接纳亦或同化,在移情的作用下,主动投入活动。而师生同读一本书就是营造氛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晨读或午休时,我常有意把我想让他们读的一些书拿到教室去读。

     对于一些童话、故事我自己都读得津津有味。这时,有的学生会禁不住好奇,有的悄悄地走过来看我在看什么书,有时候干脆直接问我在读什么书,无论是哪种,都有一个共同的效果??接下来,会有很多很多的学生读这本书、这个童话、这个故事了。因为在低年级,我们的阅读还是以简单、有趣的童话故事为主,还包括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然后我会主动和他们交流读书所得:你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感想?……臧否书中人物。

  四、定期开读书交流会,巩固主题性阅读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主题性阅读,都离不开最后的读书交流会。在高年级中,我们的读书交流会最好放在学生的日记和读后感之后,而在低年级中,我把开读书交流会放在了学生进行阅读之后,日记和读后感之前,有时可以只交流自己的感想而不进行练笔。

     因为低年级孩子的感想和主见有时还不成系统,识字量还比较有限,如果强求写感想等会比较困难。在交流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进行着对话,促进关感悟和共鸣。学生积极地进行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在历经知识与智慧的冒险和享受中最终获得阅读的幸福感、快乐感。”

  五、师生共写日记,运用主题性阅读

  在日记的教学中,我常常用“激一激”的办法,我和他们一起写同一个题目的日记,有时,我故意写得差一点,让他们进行点评,增加他们的信心;有时,又写得好一点,让他们欣赏。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点的内容,引导学生去写一写,如上完课文《找春天》后,我们一起走遍校园,一起畅谈春景,一起写了春天的校园的景色。一位学生这样写到:“春天的操场四周,彩旗飘飘。春天的阳光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上跳跃……。”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教师引导的由领到放的这种主题性的阅读事实证明是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个性特点得到了尽情张扬。沪江小编相信,有意义、有系统、有组织的主题性的阅读激发起他们对文化一生的向往,是一生的丰厚人文素养积淀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