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不仅是培养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启蒙学科,而且是培养学生语言基础能力和全面综合能力的基础学科。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后,语文学科无论是教学方式、方法,还是教学结构、内容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既有取得长足发展进步的一面,又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顽疾”。沪江小编结合自己多年执教小学语文实际经验,谈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未能得到有效转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掌握着课堂的绝对话语权,具体教学操作也往往是教师一步一步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听讲模式。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所暴露出来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传统教学模式亟待转变。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虽然不少教师也尝试各种较新颖的教学模式,比如问题式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等等,注重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

  但这些尝试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往往浮于表面,未能鞭辟入里。就以作者曾经观摩过的一节语文课《开国大典》为例。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采取的是问题式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可行,然而当该课展开教学后,作者却发现,问题式教学模式仅仅流于表面,实际上学生仍然被教师牵着鼻子,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教师在问学生“本文的行文顺序么?”时,有的学生回答是“时间先后顺序”,有的学生回答是“事情发展顺序”,这些答案在作者看来都有道理,但这些答案都被教师否定了,于是作者的好奇心也被勾起,以为会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答案。不料,该教师最终说出的答案令人大跌眼镜,问题的答案是“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

  这一答案显然与学生所给出的答案大同小异,而该教师则刻板地以所谓的标准答案评断。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虽然从表面上看有了很大的转变,但实则不然。

  二、部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严重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从大方向上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符合当前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但细究之下不难发现,其中存在部分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脱节。好的教材内容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最终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小学语文也应当如此。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多加入一些与学生生活相符合的教材内容,并做到将一些与实际脱节严重的教材内容逐渐剔除。

  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这篇文章从一二十年前就已经收录在教材中,不可否认,文章中所描绘的场景与所要表达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揭露当时那个时代对穷苦人民悲惨命运的深深怜悯和对贫富悬殊社会的强烈不满,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然而,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毕竟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太久远,小学生凭借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很难对其中所描写的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并获得深刻了解。类似这种与生活实际脱节严重的教材内容往往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丧失学习兴趣。

  三、过分强调学生主体性,降低课堂教学有效性

  除了上述提到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传统、刻板及教材内容脱离实际问题外,还有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课堂教学主导地位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失衡。新课程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课堂还给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地发现、分析、探索及解决问题,以此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但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看,明显犯了“过犹不及”的错误。

  当前,部分教师刻意为了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于是简单地将学生主体性课堂等同于放任不管,于是陷入以下两个方面的误区:一是课堂教学由自主变成放任自流,片面放大学生自主性,无论重点、难点内容,不管学生能力是否达到,任由学生自主探索,弱化了教师课堂主导的作用,于是造成课堂无序、低效;二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失当,在课堂上滥用小组讨论方式,对于是否需要开展合作探究的问题缺乏有效界定,最终致使课堂耗时、费力,得不偿失。

  上述就是沪江小编分析的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探析的内容。总之,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努力,认真反思,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有可能有效解决,将改革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