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小学生基础汉语知识的教学任务,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了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写作应用三个部分。这三部分的学习主要来自于小学语文课本,其中所包含的的阅读内容对于小学语文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些阅读材料大都来自文学名家,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的宽泛,面对这样丰富繁杂的阅读内容,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虑:是否所有的阅读文章都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呢?是否对小学生进行阅读积累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帮助呢?本文简要分析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并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的现状

  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阅读量应该达到160篇,课外阅读量应该达到145万字以上,并且分年级的高低制定了相对应的阅读教学目标。制定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背诵课文,加强学生对汉语知识的拓展应用,形成系统的汉语知识体系,为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坚实的语文基础。但是,小学是对于课本的阅读量需要达到一个多少的量才能确保对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有帮助,教育机构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标准可依据,同时由于每个学生个体都存在能力上的差异,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要掌握到一个阅读量的平衡,必须要合理安排阅读教学,既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也要保证对于小学生的阅读学习不会出现过重的学习负担。

  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并出版的三套教材(人教统编、人教九年义务、人教课标、)、为蓝本进行简要的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分析。

  (1)阅读材料的数量比较

  在课时上,人教统编安排的小学部分的总课时为429,人教九年义务的总课时安排为510,而人教新课标教程对小学阶段的总课时安排设置为618课时。这样看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内容起到了一定的变化。从人教版语文教程三个不同时期(人教统编1978年、九年义务2001年、课标版2001年)的教材版本比较,数量逐步递增。而在小学课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哪个版本的语文阅读量最为合适?最能够达到语文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又不致于让学生负担过重?从一般情况来看,阅读量与阅读能力是成正比的,能够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从而加强了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因而,课标教材的优势比较突出。

  (2)不同学习阶段的阅读量比较

  一般来说,根据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不同年龄的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将小学部分分为低(一至二年级)、中(三至四年级)、高(五至六年级)三个学习阶段。考察不同学习阶段的语文课本数量,探讨出语文教材的编写规律。人教统编教材对于低、中、高的课文数量配比为123篇、158篇、148篇;人教九年义务则为141篇、184篇、185篇;人教课标则为208篇、190篇、220篇。由此可以看出,人教版课文比例主要集中在中年级,高年级次子,低年级为最低。不难看出,人教版在教材编制的理念和思路上,对低年级的阅读要求相对较低,以识字为主,而中年级则是对于语文知识刚开始应用阶段,需要安排大量的阅读,做好起步训练,高年级则是为了稳固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故而安排阅读量稍微次于中年级。

  (3)阅读教材的语言累积量比较

  阅读课程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汉语言知识的积淀,在语文学习中多以背记的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以上人教版三套教材的背诵篇目分别为116篇、155篇、130篇,而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分布上,人教统编和人教课标均以低年级背诵课文量为最多,而人教九年义务则是以中年级为最多。差异较为明显。实际上,各套教材要求所背记的课文内容大致相同,主要以古代诗文、文言文、语言优美的课文为主。

  二、对小学语文课本阅读量现状的思考

  1.对语文课时总数递增的原因思考

  从人教版三套教材的总数编排上,我们不难看出教育模式的改变总是跟随者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时代改变的。1978的人教版统编教材实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初期编程的,在那个特殊的社会发展时期,对于语文教学的主要要求集中在基础汉语言知识的要求上,因而对拓展性的阅读训练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要求。而在2000年基于我国加强了对外贸易,经济水平正在急剧上升阶段,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首次提出了小学语文学习阶段的课内背诵150篇、课外阅读150万字的量化标准,进入了实质性的阅读要求。2001年教育教学理念实施了改革和创新,对于小学语文阅读量的制定做出了更为合理的调整,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在语言的应用、积累上,阅读量并没有有所增加,更加注重阅读过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相对九年义务教育版教育理念更趋向成熟。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这三套人教版教材在小学语文阅读量编排目的上的变化,增加了近百篇的阅读篇幅,旨在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量,从而积累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从而完成对语文知识的技巧训练目标,培养学生从阅读感悟汉语言的深刻内涵。

  2.如何落实阅读教材教学的因素思考

  阅读课文在不断增加,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因此而发生了改变。教师需要在规定的课时内,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的阅读。但由于师生之间的能力差异,对于语文课本阅读教材的落实程度便有所差异。潜力好的师生,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完成阅读训练,学生能够收获和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但是对于资质较差的师生,对于完成课本规定的内容尚有难度,更别提拓展课外阅读。也就是说,阅读数量的增加对于学生学习以及语文的教法都起着弹性的影响,因此,在编制阅读教材中需要兼顾许多因素,确定阅读教材的背诵数值上,需要确定一个合理的适合普通资质师生阅读的数量,同时留给优质师生一个可供进一步提高的空间,采用弹性的教材品质发挥出阅读教材的不同阶层的作用。

  多年来,各套教材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均获得了一定的认可,也就说明了这些教材不无其可行性和合理性。我们以上述三套教材的平均值作为看考量,也就是说阅读量值为百万字左右的小学教材,能够让广大师生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对汉字的基本认知,达到阅读应用的能力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