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按部就班地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到底包括什么能力?其实,提高阅读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按照文章从微观到宏观的构成来分析,它需要考生在以下几方面依次提高:

单词

单词是文章的细胞,是理解的基础。但是,单词却是很多四级考生的最主要问题。单词应当怎么背?背什么单词书?在迷茫中,同学们买了很多的单词书,背这背那,结果发现单词仍旧是自己挥之不去的痛。其实,考生忽视了历年真题这本重要教材。真正分析过历年真题的同学就会发现,四级阅读部分的很多难词,会在历年真题中反复出现。

句子

单词有了一定保证后,能力提高的中心就应当从单词转向句子。因为在一篇文章里,句子才是真正的基本单位。如何理解长句难句又是考生的一大困境。一般说来,只要考生经常接触长难句,增强语感,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都是有助于考生提高理解力的。但这种泛泛的方法对考生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只有分析长难句的构成特点和理解方法才真正有用。综合历年四级阅读的长难句,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类长难句经常出现:一是主谓分离型;一是环环相扣型。

(1)主谓分离型:

分析四级阅读主谓分离的长难句后,我们不难发现这类句子开始的名词一般就是主语,这是理解句子的突破点。

(2)环环相扣型:

段落

单词和句子是基层的,侧重于理解;而段落是高层的,侧重于理解和概括。

在认知单词没有多大问题,理解长难句有一定思路的时候,考生还要锻炼段落的概括能力。从近几年的考试变化来看,推理性题目的数量在增加。推理性的题目难度一大,就会涉及概括能力。而与此时,四级中也存在直接问段落大意的题目,这些都要求考生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尝试概括段落主题。

文章结构

如果说单词是最微观的,那么文章结构就是最宏观的。考生在平时练习时,切忌不要只是停留在做题,因为把文章真正搞懂更有意义。如果考生能概括每段的主题,那么考生应该具备了中上水平,如果考生能宏观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那么考生的能力就已经超越了这篇文章所要求的能力。

当文章段落数量少的时候,文章结构相对容易把握;而文章段落一旦增加,一个话题就会被分解为几个段落,这时文章结构就会因为松散而难把握。但四级阅读如果文章段落较多,一般都可大致分为三大板块,最典型的结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四级文章的结构不是那么单一,还有另外的结构,比如旧观点——新观点——论证新观点,现象导入——作者观点——说明或论证等等。但不管怎样,只要考生心中有一个宏观概念,懂得居高临下,任何种类的文章结构都是可以自己去把握的。

技巧永远取代不了能力,方法只是更好地引导能力,所以只有按照上面的思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能力,考生才能真正自如地应对考试,让阅读成为拿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