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听力理解能力,其实不管是看动画片还是看图画书,画面和声音结合在一起,孩子的脑子里是一个完整的画面。随着这种情境对应的增多,孩子逐渐地不依赖于图画书或者是动画片的画面,而在自己的脑子里形成了和相应的语音对应的场景,这就是少儿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形成的过程。一点点,孩子从开始的要看图能听懂故事,到不看图只听文字就能在大脑中想象出画面来形成听力理解的能力。

  少儿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在大脑的形成过程,加上孩子经常看到文字对文字音和意的反应,使得孩子开始关注文字,关注拼读。这个时候,和中文一样,孩子会开始找字读,也就是进入了所谓的阅读敏感期。

  进入了阅读敏感期的孩子,需要有适合他们难度和兴趣的书。说到底,Phonics 是一个技能,不是目的。作为技能,它的价值在于能够让孩子在大脑中建立拼读的规律,就像数学公式一样,举一反三,看到了cat,就能想到bat/mat/hat,从而达到见词就拼、听音能写的目的。而所谓见词就拼,目的是加快阅读速度,结合原有的听力理解能力,很快地理解所读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Phonics是一个媒介,把孤立的字母变成了有意义的活生生的词,这些词用在文章中,变成了有明确意义的有趣的故事。

  国外关于英语学习体系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孩子的路线图

  关于英语学习的体系,国外有研究给出了这样的次序:首先是对印刷品的概念,然后是音素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展 Phonics 的技能,依靠Phonics技能进行大量阅读,进而提高词汇量和阅读流利性。最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流利性、词汇量、理解水平一起构成了阅读能力,而这个能力被北美称为人成功人士必备的能力。

  从上面这样的体系和次序来看,和中文是不是规律基本一致?依靠大量的语音积累提高少儿英语听力辨音能力,依靠动画片和图画书来进行情境对应提高少儿英语听力理解和文字理解能力,最后通过Phonics这根主线,教会孩子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词汇量和流利阅读能力,最后达到的是一个以阅 读理解能力为主线的综合英语能力。

  对于中国孩子来讲,要想摆脱哑巴英语,单纯从外教口语上是找不到出路的,因为说是一个综合的输出过程,不仅需要听力辨音能力来听懂对 方在说什么,也需要积累足够的场景,以便从大脑中调取完整的表达方式,而不是用单词和句型临时组合来造句。实现这一点,积累就是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