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一种特殊的题型,它介于应用题和试题之间,这就是文字题。文字题是对试题的演变和发展,多以疑问或陈述的句式出现,语言精练,结构严谨。对文字题的教学,不仅能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还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接下来,沪江小编就文字题的教学实践作简要的概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对这类题型的理解和掌握。

  一、文字题的分类

  依据数的不同,可将文字题划分为简易方程文字题、分数文字题、小数文字题以及整数文字题。而依据计算步骤、难易程度、表述形式以及数量关系的不同,可将文字题划分为复合文字题和简单文字题。本文主要就后一种文字题进行简要分析。

  1.简单文字题

  简单文字题作为文字题的一种,是对含有基本数量关系计算题型的总称,它主要包括以下四种:(1)依据四则运算方式的名称进行概述的。比如,被减数是38,减数是29,差是多少?(2)依据名词术语和四则运算意义来概述。比如,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36,其中一个加数是15,求另一个加数。(3)依据算式的读法来叙述。比如,48除以6,结果是多少?此类文字题关系简单,学生一目了然,可直接列式得出结论。(4)依据两种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来概述。比如,什么数加上27结果是58?这类文字题存在逆向思维,能着力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2.复合文字题

  复合文字题是对涉及两步或者两步以上运算法则的文字题的概称。复合文字题主要包括列成综合算式加括号的题和列成综合算式不加括号的题两类。复合文字题是以数学名词术语为依据的,涉及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关联的基本数量关系和四则计算法则。比如,37加上4与6的积,和是多少?这类文字题涉及的数据多,关系较为复杂,学生要首先分析文字叙述的逻辑性、顺序性和层次性,从而理清计算顺序,列式计算。

  3.含有字母的文字题

  所谓的含字母的文字题,是指含有等量关系而且用字母来表示其中某个数的文字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依据题意列出相关等式。比如,求A与27的差比x的3倍多4的数。(2)依据题意列出含字母的等式。比如,A与27的和等于65。(3)按照题目要求先设一个未知数,然后列出相应的等式方程。比如,什么数与37的和等于48,即设这个数为x,等式为x+37=48。要解答出有关字母的文字题,需要学生初步掌握基本运算法则,能熟练的运用方程,从而为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小学数学文字题解题方式方法

  1.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能灵活运用各种计算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数学定律、定理、计算法则以及名词术语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式。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只是他们能运用的一部分,只有实践才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只有学会融会贯通,课本知识才会为我所用。在数学学习中,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1)名词术语的灵活运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必要求学生死记定律、定理和名词术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和素养。例如,3.4与0.6的和乘以2.7与1.6的差,所得积为多少?学生要解答出这道题,不仅要对相关名词的意义有一个准确理解,还要能熟练运用四种运算法则。在学习奇数、偶数、合数、质数等相关章节时,学生往往分不清奇数、偶数、合数、质数的相关概念,这时教师就可以设计相关文字题。例如,10以内的奇、偶数和分别为多少?30以内质、合数之和分别为多少?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相差多少?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进一步掌握奇数、偶数、合数、质数的概念,而且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定理、定律的运用。在文字题的练习中,不仅能强化学生对名词术语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数学定理和定律。例如,计算27与13的和。根据加法交换律,学生可列出两个算式:27+13和13+27;除数扩大到原数的20倍,被除数扩大到原数的5倍,求商扩大了原数的多少倍?商扩大了20÷5=4倍,这是灵活运用除法基本性质的结果。要理清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可以加大文字题的训练力度,让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定理和定律,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将读与写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语言发展

  思维需要借助于语言表达出来,长期以来,人们只看到了语文学习对其他学科的重要意义,但是忽视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文字题有着缜密的结构和精炼的语言表现,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在计算题训练中加入文字题,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口语能力。例如,2.8÷[(0.2+0.5)×2],部分学生可能会读作2.8除以中括号小括号0.2加0.5小括号,再乘以2,中括号,这样的读法不仅繁琐,还容易混淆题意,假若教师引导学生读作2.8除以0.2加上0.5的和的2倍就简单多了,而且不易出错。

  3.审清题意,开拓思维

  数学教学的任务除了知识的积累以外,还要切实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解答相对复杂的文字题时,如果不对题意进行认真审视,对所求问题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那么极易导致思维混乱,也容易出错。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和析题。学生要对应用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进行认真审视,不断开拓思维,提高学生拓展思维的能力。而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审题,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从问题入手,学会抓关键词和关键信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20减去7.8的差除以3.2,求所得商是多少?要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就要首先明确最后一步为除法运算,确定了这一步,即3.2为被除数,而除数是差,然后再着手解决20减去7.8的差,明确除数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据此列出算式:(20-7.8)÷3.2。(2)从给定的已知条件入手,列出等量关系发展图,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已知一个数加上3,将所得的和乘以4,其结果为24,求这个数。学生可根据题意列出等量关系图。(3)多角度探究,实现开放式教学。比如,一个数的5倍,加上这个数的3倍,其和等于16,求这个数。要解答这一道题,学生可以将这个未知数设为x,等式即为5x+3x=16,求出未知数即可,同时,学生也可画出线段,将文字题转化为基本的应用题,方便自己理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4.利用方程解答

  方程法主要针对五六年级。这类文字题主要以问句的形式出现。例如,求这个数是多少?或者题目条件中涉及“什么数”等字眼。要解决这类题,学生可以采取列方程的方式,首先,设这个未知数为x,在列等式时,学生只需要按照顺序念题,然后,列出相应方程即可。比如,什么数的3倍加上4与7的积,和是49。首先,学生可将所求数设为x,然后依照题意列出算式:3x+4×7=49,学生解方程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上述沪江小编就小学数学文字题的解题方法给大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对数学文字题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