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想一想数学究竟能给我们什么?有位数学家说:“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数学不仅能过解决一切科学问题,同时数学也能带给我们精神上的享受,从审美的角度来讲,数学具有以下方面的魅力。

  一、和谐美

  和谐即适当和匀称。现实世界具有极精美的数学结构,数学就是研究现实世界的充满和谐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的和谐美具体表现为统一美和对称美。

  公理化方法的形成,就是追求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性的结果。被誉为“几何之父”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所写的几何巨著《几何原本》是数学公理化的最早典范。在欧几里德之前,几何学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但那是的几何知识是零散的、杂乱无章的。欧几里德精心选择了最初的23个定义、5条公设和5条公理,从这些最初的原始概念和命题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推导出286个命题,从而将千头万绪的几何素材组织统一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几何学演绎知识体系。

  法国大数学家笛卡尔创立的解析几何堪称统一美的典范。在17世纪以前,代数和几何是相互分离,彼此无关的。当时,代数还是一门比较新的科学,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是: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的问题。几何问题不仅可以归结成为代数形式,可以用代数学的方法进行计算、证明,而且可以通过代数变换来发现几何性质,证明几何性质。解析几何的出现,改变了自古希腊以来代数和几何分离的状况,用代数方程来表示空间曲线和曲面,把相互对立着的“数”与“形”统一了起来,实现了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完美结合。

  另外,数学中随处可见对称美。比如数学图形、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运算、数学方程式、数学结论和数学方法中,都蕴含着奇妙的对称美。

  数学中随处可见对称的图形,比如正多边形,圆,球体,正弦、余弦函数图象等。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对称的建筑物,如古希腊的巴特农神庙,上海的东方明珠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站在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眺望天安门城楼,无不为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杰作而叹为观止,这其中就包含了对称性和各部分建筑的合适的比例。很多数学概念也具有对称美,如正与负,实与虚,增与减,上界与下界,左极限与右极限,左连续与右连续,左导数与右导数,方与圆,曲与直等等。

  二、简洁美

  数学的简洁美,主要体现在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的简洁上。

  数学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叙述一个概念或定理,要准确、完备、简洁。数学语言是一种符号语言,与自然语言的区别在于:它不仅比自然语言具有更强的准确性,而且具有更多的简洁性。比如数列极限的定义。自然语言叙述比较冗长:对于一个无穷数列{an},当项数n无限增大时,通项an无限趋近于某一常数A,此时称数列{an}存在极限,或者称数列{an}收敛,且称数列{an}收敛于A,A称为数列{an}的极限。记为:■an=A。而数学语言(ε-N语言)的叙述就非常简洁:

  ■an=A

  ?圳?坌?着>0,?埚N∈N+,?坌n>N,|an-A|

  很多的数学问题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简洁的数学方法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其中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瑞士数学家欧拉处理哥尼斯堡七桥问题。

  18世纪在哥尼斯堡城(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的普莱格尔河上有7座桥,将河中的两个岛和河岸连结,如下图1所示。城中的居民经常沿河过桥散步,于是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不重复地走遍7座桥,并且每座桥只走一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桥问题。欧拉将该问题转化成一个连通的网路能否一笔画的问题。他用下图2中的四个点来表示岛屿和陆地,用连接顶点的七条弧表示七座桥。把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弧的条数称为该顶点的指数。若从该顶点出发引出奇数条弧,称该顶点为奇顶点。若从该顶点出发引出偶数条弧,称该顶点为偶顶点。从而把这个问题转化成拓扑学中的一笔画定理:一个网路能一笔画的充要条件是:它是连通的,并且奇顶点的个数是0个或者2个。因为下图2中的奇顶点个数为4个,所以该图不能一笔画。即哥尼斯堡不能一次性不重复地走完。

  借助于直观的数学图形,应用简洁的数学方法,欧拉成功地解决了哥尼斯堡一笔画问题,并且证明了一笔画定理,给出了一个网络能否一笔画的普遍的通用的法则。

  三、奇异美

  奇异美是指对数学结构稳定性的破坏,当然这种“破坏”是美学中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对原有习惯的一种美的突破。

  例如下列算式的奇异性:

  (999999999×999999999)÷(1+2+3+4+5+6+7+8+9+8+7+6+5+4+3+2+1)。此算式整齐、匀称、和谐、平衡、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感兴趣。令人惊奇地是答案为12345678987654321。此答案仍具有整齐、匀称、和谐、平衡等特点,使人感到奇异。

  再看看下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数学方法的奇异美。例如:要求和

  y=1-■+■-■+…+(-1)n■+…。先构造出一个无穷级数

  y(x)=x-■+■-■+…+(-1)n■+…

  然后微分,得到

  y'(x)=1-x2+x4-x6+……+(-1)nx2n+…

  =■

  再积分,得到

  y(x)=■■dx=arctanx

  最后代入x=1的值,得到和为y=y(1)=■这种求和的方法,通过先微分再积分这样的一对互逆的运算得到和函数的某一具体值,颇有九曲回肠之奇异。

  在数学的学习中,数学的美通过老师传给了学生,这种美能够在师生以后的生活中久久持留,是大家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与享受。只有我们有心,随处都可见美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