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到季羡林,是一本叫做《季羡林传》的书。他那谦虚待人、严谨治学又特立独行的性格感人至深。耄耋之年的他,清癯健朗,继续书写着宽厚澹泊的人生。有人问他健康长寿的“秘诀”,答曰: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他不刻意地作“锻炼主义者”,对吃苹果消三次毒、仔细计算卡路里的消极活命哲学,不纳入自己的生活所为。从些微小事,我似乎看到了这位学界泰斗的另一面。
我不敢妄评季羡林先生,只是通过读书了解、学习一些大师的毫末。再读《学问人生——季羡林自述》,对于这位学贯中西、品格高洁的大家,更为钦佩有加。他喜爱陶渊明的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除了工作和学问,名缰利锁对他概无羁绊之力。
生于乱世之秋的季羡林,“上无怙恃,孤苦伶仃,寄人篱下。”饿极了的小兄弟们“捡掉在地上的烂枣,聊以果腹。”十年的留德生活,主修印度学,又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俄文和阿拉伯文等。孜孜以求的精神,为后来的研究学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旧社会与新社会》一节,他详述了解放后的思想变化。甚至把没能参加革命当作了一种羞耻:“当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时候,我却躲在万里之外的异邦,在追求自己的名声事业。天下可耻事宁有过于此者乎?我觉得无比地羞耻。连我那一点所谓学问——如果真正有的话——也是极端可耻的。”将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有心参加革命、建设而又不恰当的自惭形秽描述的入木三分。
书中实事求是、入情入理地分析了历次政治运动,给国家、民族包括知识分子带来的伤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重视知识、发展经济、国家稳定的重要意义,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同时,季羡林先生对真作学问与假作学问、真爱国与假爱国,如何直面自我、剖析人生都有精辟又朴素的见解。在他历尽劫难重回北大后,勤奋译著,道德文章,再次找回了学问的快乐。
正如人所说,季羡林“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刻苦的学研和高尚的德操,使他终成享誉中外的学术泰斗,一代大家。他又是一个极重情感的人,在写自己早逝的母亲时动情地说:“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先生的母亲一生都没吃过一口白面馒头。
季羡林在自述的最后说:“只有一点我是有信心的:21世纪将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核心)复兴的世纪。”面对21世纪,教育任重而道远。培养出千千万万学问深厚又道德高尚的一代新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需要。象季羡林先生那样勤勤恳恳地作学问,老老实实地做人,无私地奉献国家与社会,是新一代学人应该走的路。
《自述》朴实无华,读来如细品一杯清茶。初时幽细淡雅,慢咂醇厚醺香。正是:

褒衣博带齐鲁风,
谦谨笃实长者容。
学贯中西千墨尽,
才兼今古百家通。
寒摧棠叶枝弥壮,
春满燕园花又红。
颐养无经是有术,
洒脱自在大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