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育、科研设施。

1. 学校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创建于1951年10月,是以大夏大学、光华大学为基础,同时调进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等院校的部分系科,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1972年华东师范大学曾与上海师范学院等四所院校合并,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各校相继恢复,华东师范大学也于1980年7月恢复原校名。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建设,尤其是“九五”、“十五”“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华东师范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兼有教育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管理科学在内的多科性综合师范大学。如今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科门类更为齐全,综合实力更加强大。

2. 学校建设

学校中山北路校区占地约1200亩,座落于上海市普陀区,校园环境优美,融合了欧陆风情和中国传统的校园建筑错落有致,素有“花园大学”之美誉。经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2002年12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紫江集团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建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正在规划建设的闵行校区占地1,800亩,将建成“数字化、生态化”校园。

3 学院设置

学校现设置有人文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法政学院、对外汉语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等18个全日制学院,含38个系,59个本科专业,其中中文、历史、数学、地理、心理5个专业是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目前,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一个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点,9个上海市重点学科点(涵盖了13个二级学科),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40余个研究所和一批跨学科的研究、实验、计算及测试中心。

4. 人才培养

学校在1986年设立研究生院,是国务院首次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院校之一,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的二级学科博士点7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18个,拥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还建有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管理型学院,2004年学校成为全国师范院校中唯一的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单位。学校现有各类学生37,000余名,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名。全日制本专科生13,500余名,研究生近6,000名,外国留学生1,000余名。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4,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与科研人员1,600余人,包括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100余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国家“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知名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1人,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10人、紫江讲座教授20人,不少学者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

5. 合作交流

近几年,华东师范大学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先后与法国巴黎高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神户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发展与海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与英、法、德、日、美、加、澳、韩和俄等国的近百所高校、科研机构和产业部门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100多位外国专家受聘担任我校名誉教授、顾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