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中重要的一次文化运动,对于历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学习这门课程要从不同的方面了解,历史老师讲课所依据的教案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历史学习你感觉如何呢?如果还有疑问,快来看看下面的新文化运动课程的教案。

  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兴起的背景、主要代表及其论著,掌握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

  3、认识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两面旗帜,增强民主与科学意识;感受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学法指导】

  1.整合教材。以“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锋芒─发展─意义” 为线索,让学生对“新文化运动” 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提高梳理知识、驾驶知识的能力。

  2.以“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过程】:

  (一)引导回顾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但没有摆脱西方列强的侵略…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的前途在哪里?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想到要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此导入新课。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指导观看《青年杂志》封面,并指出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核心杂志。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①是中华 民国建立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②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推行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说教。③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 是根本原因。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面对“尊孔”逆流,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引导学生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了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指导学生观看书中人物画图,并作必要的人物介绍,以突出地说明这是在《新青年》旗帜下聚集起来的一个生气勃勃的知识群体。

  (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应讲清楚: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也就是提倡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反对封建独裁;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强调的是用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反对封建愚昧;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强调从个人有独立自主权利的观点出发,提倡独立思考,反对依附古人,反对盲从封建权威,反对做习惯势力的奴隶。要求从封建传统下解放人的个性与才能,使其能够得到自由的发展;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文章,反对模仿古人,反对言之无物。斗争锋芒直指孔教,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潮流。这里,教师应强调两点:①要说明新文化运动包括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个方面,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②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小字内容,归纳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文章及主要思想,进而指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四)教材第三个子目的内容是“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讲清两点:(1)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人们对西方文明价值产生了怀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2)李大钊热情宣传社会主义…一方面感受热情赞美和坚强信念,另一方面,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本课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叙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新文化运动作出客观评价,以真切理解“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初中的历史课程很多,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老师的教学意图去走,因为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已经研究出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如果在初中的学习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来沪江网交流学习,这里的课程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