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金字塔原理》作者芭芭拉·明托,是麦肯锡公司有史以来的一位女性咨询顾问。她在写作方面的优势很快得到麦肯锡高层的赏识,负责提高麦肯锡公司员工的写作能力,致力于探索条理清晰的文章所必需的思维结构。本书在1973年首次出版,当即引起轰动,畅销欧美市场近40年不衰,书中传授的方式与技巧,被公认为即便对于有经验的管理者来说也是十分关键的。
  金字塔原理能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掌握如何用金字塔原理思考、沟通、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性、条理性;掌握表达规范动作;沟通准确高效,效果好、效率高
  思考:用全脑思维,提高结构化思维能力,思考全面、准确、快速
  书面表达、公文写作:挖掘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需求点、利益点;用金字塔搭建逻辑清晰的框架结构;归类分组、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让人看得懂、愿意看、记得住;缩短写作时间,减少修改次数
  口头表达:讲话、讲课,用金字塔,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言简意赅,让听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管理下属:分配任务,用金字塔原理,思考周到全面严谨,不重叠无遗漏
   培训师开发课程和讲课:能快速搭建框架结构、组织素材,逻辑清晰,通俗易懂
  用《金字塔原理》理念和方法培训全员的世界知名企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化、中海油、中国银行、波音、可口可乐、麦当劳等
  世界知名院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任何需要与同事、客户或员工沟通的人应该读一下这样的书,即便对于有经验的管理者来说也十分关键。在有限时间里,能够有效沟通富有逻辑而清晰的思想,简明扼要地进行写作的人显然具有优势。

内容简介: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金字塔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金字塔帮助达到沟通效果: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搭建金字塔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作者简介:

芭芭拉·明托:毕业于哈佛大学,麦肯锡公司一位女咨询顾问。
  传授金字塔原理40年,帮助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界人士写作商务文章、复杂报告和演示文稿,曾为美国、欧洲和亚洲众多企业及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讲授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畅销40年不衰,广受欢迎,被译成多种文字,数次再版,常年名列各国畅销书排行榜。

本书目录: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篇 表达的逻辑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
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序言的结构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自下而上法
初学者注意事项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的常见模式
序言的常见模式——以咨询为例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第二篇 思考的逻辑
第6章 应用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程度顺序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第三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8章 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的框架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发掘读者的疑问
开始写序言
实战案例
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从信息资料入手
设计诊断框架
使用诊断框架
建立逻辑树
是非问题分析

第四篇 演示的逻辑
第10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突出显示文章的框架结构
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第11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设计文字PPT幻灯片
设计图表PPT幻灯片
故事梗概
第12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画脑图(在大脑中画图像)
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附录1 在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附录2 序言结构范例
附录3 本书要点汇总
参考文献

前言: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怎么说”,是我们希望达到的境界。当我们与人沟通时,需要想清楚3件事:谁是我的听众?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怎样听?
   《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能清晰地展现思路的有效方法。掌握了金字塔原理,就能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不管是在政界、商界、学界,还是在企事业单位,所有 高、中、基层职场人士,只要你需要思考和沟通,就会从金字塔原理受益。金字塔结构思考力是领导力的必要素质,本书是训练思考、使表达呈现逻辑性的实用宝典。
  为什么要学习金字塔原理?
  我们都希望在思考、沟通交流、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时,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我们评价人时,有一个标准是逻辑思维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指导别人“要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可怎样才能做到“逻辑清晰”?怎样才能提高思考能力,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我们希望在表达(写作、讲话和培训)时,能说到点子上,正面回答受众(读者、听众和学员)的问题。那么你知道如何搭建框架结构、组织语句的顺序,用最短时间讲清观点,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我们还希望,组织中的全体成员能用统一的逻辑、结构和方式交流,快速产生共鸣,达成共识,那么是否有规范可寻?
  答案就是——使用逻辑清晰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概念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的思考方式、沟通方式、规范动作。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金字塔原理训练表达者: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想清说什么(内容),怎么说(思路、结构),掌握沟通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
  ·金字塔能够达到的沟通效果: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金字塔原理能够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
  学习金字塔原理课程,会使用金字塔结构思考、表达、管理下属和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性、条理性,准确高效阐述思想。掌握规范动作,组织中所有人用相同思路和表达方式交流,沟通效果好、效率高。
  ·思考:学会用右脑、左脑全脑思维,提高结构化思维能力,思考全、准、快。
   ·书面表达、公文写作:会挖掘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需求点、利益点,能使用金字塔的4个原则,搭建逻辑清晰的常用公文框架结构(通知、请示、工作计 划、工作总结、会议纪要、报道),掌握写序言的四要素、归类分组的MECE原则,能够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简明扼要,让人看得懂、愿意看、记得住。快速写文章,缩短写作时间,减少修改次数。
  ·口头表达:说话、演讲、讲课,能够使用金字塔的基本原则,回答听众最常有的4类疑问:“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好不好?”表达时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让人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成为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的人。
  ·管理下属:能够运用金字塔原理,考虑全面、周到、严谨,分配任务、设计流程不重叠无遗漏。
  ·培训师开发课程和讲课:会使用金字塔搭建框架结构、组织素材、重点突出、逻辑清晰、通俗易懂。
  本书适合的读者对象
  所有希望提高思考、讲话、写作、讲课、管理下属及解决问题逻辑性、条理性、效果和效率的人。
  高愉 汪洱
  2010年6月于北京

精彩书摘: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金字塔原理”认为如果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那么他面临的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纸, 文章中也会包括大约100个句子。读者必须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将每一句话互相关联,融会贯通。如果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 字塔顶部开始逐渐向下展开,那么读者肯定会发现你的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一结论反映了作者芭芭拉·明托对思维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发现:
       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组都更加易于理解。
       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控制你表达思想的顺序是做到清晰写作的唯一最重要的行为,而最清楚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总结性思想,然后再提出被总结的具体思想。
读者(或听众)的大脑只能逐句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他们会假定一同出现的思想在逻辑上存在某种关联。如果你不预先告诉他们这种逻辑关系,而只是逐句地表达你的思想,读者量体裁衣自动从中寻找某种共同点,将你表达的思想进行归类组合,以便了解各个组合的意义。
但是,由于人们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千差万别,他们很少能够对你表达的思想作出与你完全一样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不预先告诉读者某一组思想之间的逻辑关 系。他们很有可能会认为某一组中的思想之间根本没有任何联系。退一步说,即使人们能够作出与你完全相同的解读,你也使他们的阅读增加了难度,因为他们必须 自己找出这种未被说明的逻辑关系。
      读者在摄入信息时,总是在寻找一种能够将所摄入信息联系起来的结构。为了保证读者找到的结构就是你希望他采纳的结构,你必须提前把这种结构告诉他们——这 样他们就知道要寻找哪个共同点。否则,读者很可能会发现某种非你所望的逻辑关系,甚至还可能根本发现不了任何逻辑关系,这样既是在浪费你的时间,也是在浪 费读者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