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衞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亦作“ 护卫 ”。1.保护、防卫。 汉 班固 《奕旨》:“或虚设豫置,以自护衞,盖象 庖羲 罔罟之制。”《三国演义》第七二回:“ 操 卧於毡车之中,左右虎賁军护衞而行。” 吴组缃 《山洪》五:“ 富黄瓜 站在门阶上,横着身子,叉开两手,护卫着那横跨门槛的放有两三架老豆腐和豆腐干子的薄板桌子。”
    2.保卫人员。《三国演义》第一一六回:“遂坐而待旦,乃召护衞 爰邵 问之。”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府官员制度》:“定制:亲王长史一员,头等护衞六员,二等护衞六员,三等护衞八员。”

  • 护军营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清 代禁卫军之一。分上三旗和下五旗,共八旗。营兵选八旗 满洲 、 蒙古 兵的精锐者充当。专司警跸宿卫、诸门的启闭和锁钥传筹等。 雍正 三年(1725年),又设 圆明园 八旗护军营,驻于该园周围。《清文献通考·兵二》:“ 天聪 年间,设巴牙喇营,为护军营之始。 顺治 初,详定营制,初以上三旗护军参领、护军校、护军等守卫禁门,下五旗各守王公府门,遇行围出征,则八旗一律分拨。 雍正 七年,始定八旗护军,均司禁卫。”

  • 何自的意思, 基本解释

    何以,因何。《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文帝 輦过,问 唐 曰:‘父老何自为郎?家何在?’”《汉书·张良传》:“吾求公,避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公以文章名於世而以忠信自结人主,朝廷知之可也,四方之人,何自知之?”

  • 何校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犹戴枷。校,枷械。《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孔颖达 疏:“何,谓担何。”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督役稍稽,则皆何校,甚者劾辠,以次被罚。”

  • 合欢袴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有对称图案花纹的丝裤。 晋 陆翽 《邺中记》:“ 石虎 时著金缕合欢袴。” 唐 元稹 《梦游春七十韵》:“紕软鈿头裙,玲瓏合欢袴。”

  • 护军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1). 秦 汉 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 魏 晋 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护军中尉 随何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以中护军与 张昭 共掌众事。” 胡三省 注:“ 秦 置护军都尉, 汉 因之。 高祖 以 陈平 为护军中尉。 武帝 復以为护军都尉,属大司马。 三国 虎争,始有中护军之官。《东观记》曰: 汉 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 魏 晋 以后,资轻者为中护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然 吴 又有左右护军,则 吴 制自是分中、左、右为三部。”
    (2). 唐 中叶后,在神策军设护军中尉及中护军,为禁军统帅,以宦官充任。 宋 不设。 清 制,京旗有护军营,置护军统领以管理之。参阅《通典·职官十六》、《清文献通考·兵二》。
    (3). 唐 以后历朝置上护军及护军,为仅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 清 废。参阅《续通典·职官十六》。
    (4). 清 代以守卫宫城的八旗兵为护军,设护军统领以下各职。

  • 和必斯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乐器名。又名浑不似,火不思等。突厥语qobuz,qūpūz音译。 波斯 、 阿拉伯 古拨弦乐器,亦流行于我国西北等地区。《清文献通考·乐十》:“《律吕正义后编》曰:‘和必斯,似琵琶而狭小,直柄曲首,四絃。’”

  • 合乐的意思及反义词, 基本解释

    谓诸乐合奏。《仪礼·乡饮酒礼》:“乃合乐。” 郑玄 注:“谓歌乐与众声俱作。” 贾公彦 疏:“谓堂上有歌瑟,堂下有笙磬合奏此诗。”《孔子家语·观乡射》:“閒歌三终,合乐三闋,工告乐备而遂出。”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四:“至时吏史列坐,合乐终日。”

  • 合卺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 合卺 héjǐn
    [drink the nuptial cup; get married] 旧时结婚男女同杯饮酒之礼,后泛指结婚

    详细解释

    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剖一瓠为两瓢,新婚夫妇各执一瓢,斟酒以饮。后多以“合卺”代指成婚。《礼记·昏义》:“妇至,壻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 孔颖达 疏:“卺,谓半瓢,以一瓠分为两瓢,谓之卺。壻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酳,故云‘合卺而酳’。”《陈书·袁敬传》:“盖以王姬之重,庶姓之轻,若不加其等级,寧可合卺而酳,所以假駙马之位,乃崇於皇女也。”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八:“顷岁儿女合卺之夕,壻登高座,赋诗催妆为常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母笑慰之,因谋涓吉合卺。” 柳亚子 《平山荪荃招饮为结婚六周年纪念》诗之二:“记取 渝州 合卺时,红军佳节是佳期。”

  • 回掌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犹反掌。比喻极其迅疾。《文选·鲍照<升天行>》:“翩翻类迴掌,恍惚似朝荣。” 李善 注:“迴掌,言疾也。”

  • 回语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转告。《敦煌变文集·韩朋赋》:“阿婆迴语新妇:‘如客此言, 朋 今事官(仕宦),且得胜途。’”

  • 回纡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迂回。回旋曲折。 南朝 梁 沉约 《钓竿》诗:“桂舟既容与,緑浦復回紆。”

  • 会明的意思及反义词, 基本解释

    及明,黎明。《汉书·霍去病传》:“会明,行二百餘里,不得单于。”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一》:“《史记·卫将军传》:‘迟明行二百餘里。’一作‘黎明’,《汉书》作‘会明’。会亦比及之意。”《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

  • 会吊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集合吊唁。《后汉书·周举传》:“其令将大夫以下到丧发日復会弔。”《新唐书·杨绾传》:“未几薨,帝惊悼……詔百官如第弔,遣使会弔。”

  • 回重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旋绕重迭。 南朝 宋 王叔之 《游罗浮山诗》:“孤楼侧挺,层岫迴重。”

  • 回棹的意思, 基本解释

    亦作“廻棹”。1.驾船返回。 唐 裴铏 《传奇·孙恪》:“艤舟六七日,携二子而迴棹。” 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明日 李公 迴棹,言归 惠林 。” 明 何景明 《雪夜九梅翁园同苍谷宴集》诗之一:“乘兴寧廻棹,宽愁数倒尊。”
    (2).指归舟。 唐 白居易 《杭州迴舫》诗:“欲将此意凭迴棹,与报 西湖 风月知。”

  • 回遹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1).邪僻;曲折。《诗·小雅·小旻》:“谋犹回遹,何日斯沮。” 毛 传:“回,邪;遹,僻。” 宋 李纲 《闻山东盗感而赋诗》:“人谋自回遹,天意詎不仁。” 章炳麟 《排满平议》:“至其言展转相杀復仇无已者,斯尤回遹之辞。”
    (2).用以指奸邪之人。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諫垣抗议,气震回遹。”
    犹回荡。 明 方孝孺 《宋五公·司马温公》诗:“羣邪竞迴遹,善政恣纷扰。”

  • 何在乎的意思, 基本解释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在乎。《白雪遗音·马头调·情投意愿》:“万两黄金,买出一点痴心。情投意愿,何在乎银钱?”

  • 何与的意思, 基本解释

    (1).何如;比……怎样。《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齐王 ﹞田於海滨……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僕曰:‘ 楚 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 楚王 之猎何与寡人?’” 裴骃 集解引 郭璞 曰:“与犹如也。”《文选·张衡<西京赋>》:“此何与於 殷 人屡迁,前八而后五?” 李善 注:“言欲迁都 洛阳 ,何如 殷 之屡迁乎?言似之也。”
    (2).犹言与谁。《汉书·东方朔传》:“方今 公孙丞相 、 儿大夫 、 董仲舒 …… 司马迁 之伦,皆辩知閎达,溢于文辞,先生自视,何与比哉?”
    (3).犹言何干。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方巨山争体统》:“此守臣职也,於都吏何与焉?” 明 李贽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寃不寃与此人何与,但恐傍观者丑耳。” 清 李渔 《闲情偶记·颐养·行乐》:“人之行乐,何与於我?”

  • 回翼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盘旋而飞;回飞。《文选·左思<蜀都赋>》:“ 羲和 假道於峻岐,阳乌迴翼乎高标。” 吕延济 注:“阳乌,日中乌,至此亦迴羽翼於高枝而进。”《艺文类聚》卷七七引 南朝 梁 刘孝仪 《平等刹下铭》:“ 羲和 假道於罘罳,翔鸞迴翼於飞栋。”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阴兔假道,阳乌迴翼。”

*沪江在线词典为你找到20325条关于H开头的词语的信息,如不满意,敬请使用在线词典搜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