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课程详情
2019考季CPA任选2科班-审计
适合对象

零基础或基础较弱,想要在2016年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考试的学员。

特色服务

24H内答疑   资料下载   系统化学习  

2019考季CPA任选2科班-审计课程知识点列表

暂无数据~

课程大纲

2020新版CPA《审计》

【前导课】1.审计故事会

【前导课】2.什么是审计

【前导课】3.什么是审计要素

【前导课】4.什么是审计目标

【前导课】5.什么是审计风险

【前导课】6.什么是审计计划&审计证据

【前导课】7.什么是审计程序&审计过程&审计流程

【前导课】8.什么是重要性&审计工作底稿

【前导课】9.审计科目框架(一)

【前导课】10.审计科目框架(二)

【前导课】11.审计备考指引

【第一章】审计概述:(1)审计的概念和保证程度(一)

【第一章】审计概述:(2)审计的概念和保证程度(二)

【第一章】审计概述:(3)审计要素

【第一章】审计概述:(4)审计总体目标

【第一章】审计概述:(5)认定和审计的具体目标(一)

【第一章】审计概述:(6)认定和审计的具体目标(二)

【第一章】审计概述:(7)审计基本要求

【第一章】审计概述:(8)审计风险和审计过程(一)

【第一章】审计概述:(9)审计风险和审计过程(二)

【第二章】审计计划:(1)初步业务活动

【第二章】审计计划:(2)总体审计策略

【第二章】审计计划:(3)具体审计计划

【第二章】审计计划:(4)审计计划的更改、指导、监督与复核

【第二章】审计计划:(5)重要性的含义

【第二章】审计计划:(6)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一)

【第二章】审计计划:(7)重要性水平的确定(二)

【第二章】审计计划:(8)修改和运用重要性

【第二章】审计计划:(9)错报

【第三章】审计证据:(1)审计证据的含义

【第三章】审计证据:(2)审计证据的充分性与适当性

【第三章】审计证据:(3)审计程序

【第三章】审计证据:(4)函证决策

【第三章】审计证据:(5)函证的内容

【第三章】审计证据:(6)询证函的设计

【第三章】审计证据:(7)函证的实施与评价(一)

【第三章】审计证据:(8)函证的实施与评价(二)

【第三章】审计证据:(9)分析程序的目的

【第三章】审计证据:(10)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

【第三章】审计证据:(11)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

【第三章】审计证据:(12)分析程序用于总体复核

【第七章】风险评估:(1)风险识别和评估概述

【第七章】风险评估:(2)风险评估程序和信息来源

【第七章】风险评估:(3)其他审计程序和信息来源

【第七章】风险评估:(4)项目组内部讨论

【第七章】风险评估:(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

【第七章】风险评估:(6)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二)

【第七章】风险评估:(7)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一)

【第七章】风险评估:(8)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总体要求(二)

【第七章】风险评估:(9)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一)

【第七章】风险评估:(10)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二)

【第七章】风险评估:(11)在整体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了解内部控制

【第七章】风险评估:(12)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八章】风险应对:(1)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一)

【第八章】风险应对:(2)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二)

【第八章】风险应对:(3)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八章】风险应对:(4)控制测试的含义和要求

【第八章】风险应对:(5)控制测试的性质

【第八章】风险应对:(6)控制测试的时间

【第八章】风险应对:(7)控制测试的范围

【第八章】风险应对:(8)实质性程序的含义和要求

【第八章】风险应对:(9)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第八章】风险应对:(10)实质性程序的时间

【第八章】风险应对:(11)实质性程序的范围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1)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2)了解主要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3)生产与存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4)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5)存货的审计目标和一般审计程序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6)存货监盘的作用和计划(一)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7)存货监盘的作用和计划(二)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8)存货监盘程序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9)存货监盘特殊情况的处理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10)存货计价测试

【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审计:(1)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审计:(2)货币资金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审计:(3)测试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审计:(4)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1)舞弊的含义和种类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2)治理层、管理层的责任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3)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一)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4)风险评估程序和相关活动(二)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5)识别、评估和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一)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6)识别、评估和应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二)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7)会计分录测试、评价审计证据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8)无法继续执行审计业务、书面声明、沟通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9)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一)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10)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二)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3)销售与收款循环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一)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4)销售与收款循环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二)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5)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一)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6)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二)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7)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8)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相关交易和余额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4)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5)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6)一般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四章】审计沟通:(1)与治理层沟通的对象

【第十四章】审计沟通:(2)与治理层沟通的事项

【第十四章】审计沟通:(3)与治理层沟通的过程和记录

【第十四章】审计沟通:(4)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第十五章】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1)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一)

【第十五章】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2)利用内部审计工作(二)

【第十五章】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3)利用专家的工作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1)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概述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2)集团财务报表审计计划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3)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风险评估和应对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4)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沟通与评价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1)审计会计估计(一)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2)审计会计估计(二)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3)关联方的审计(一)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4)关联方的审计(二)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5)考虑持续经营假设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6)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1)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2)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一)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3)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二)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4)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三)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5)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一)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6)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二)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7)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三)

【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1)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的影响

【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2)信息技术中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测试

【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3)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4)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问题

【第六章】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工作底稿的概述

【第六章】审计工作底稿:(2)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第六章】审计工作底稿:(3)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第十八章】完成审计工作:(1)评价审计过程中的重大发现和错报

【第十八章】完成审计工作:(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和财务报表

【第十八章】完成审计工作:(3)期后事项

【第十八章】完成审计工作:(4)书面声明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1)审计报告概述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2)审计意见的形成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3)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4)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5)非无保留意见的含义和类型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6)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7)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8)比较信息的含义和审计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9)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

【第二十章】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

【第二十章】计划审计工作

【第二十章】自上而下的方法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第二十章】测试控制的有效性

【第二十章】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

【第二十章】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或交易层面的控制测试

【第二十章】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

【第二十章】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第二十章】出具审计报告

【第二十一章】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第二十一章】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十一章】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第二十一章】人力资源

【第二十一章】业务执行

【第二十一章】监控

【第二十二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第二十二章】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第二十二章】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

【第二十二章】非执业会员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运用

【第二十三章】基本概念和要求

【第二十三章】经济利益

【第二十三章】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私人关系

【第二十三章】与审计客户发生人员交流

【第二十三章】与审计客户长期存在业务关系

【第二十三章】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业务

【第二十三章】收费

【第二十三章】影响独立性的其他事项

【强化班】专题1:审计概述

【强化班】专题1:审计计划

【强化班】专题1:审计证据

【强化班】专题2:风险评估程序(一)

【强化班】专题2:风险评估程序(二)

【强化班】专题2:进一步审计程序

【强化班】专题3:应收账款函证(一)

【强化班】专题3:应收账款函证(二)

【强化班】专题3:货币资金审计

【强化班】专题3:存货监盘

专题4:舞弊审计

专题4:集团财务报表审计

专题4:会计估计审计

专题4:关联方审计

专题4:考虑持续经营假设

专题4: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专题4:审计沟通

专题5:期后事项

专题5:书面声明

专题5:审计意见

专题5:特殊段落

专题5:比较信息

专题6: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概念和计划

专题6:企业内部控制测试和评价

专题6: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专题7:质量控制制度要素的具体应用

专题7: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应用

专题7:独立性

【冲刺班】1.审计2020冲刺串讲(一)

【冲刺班】2.审计2020冲刺串讲(二)

【冲刺班】3.审计2020冲刺串讲(三)

【冲刺班】4.审计2020冲刺串讲(四)

【冲刺班】5.审计2020冲刺串讲(五)

【冲刺班】6.审计2020冲刺串讲(六)

【冲刺班】7.审计2020冲刺串讲(七)

【冲刺班】8.审计2020冲刺串讲(八)

【冲刺班】9.审计2020冲刺串讲(九)

【冲刺班】10.审计2020冲刺串讲(十)

【冲刺班】11.审计2020冲刺串讲(十一)

【冲刺班】12.审计2020冲刺串讲(十二)

2019新版 CPA《审计》

【前导课】1.审计考试情况及学习方法(一)

【前导课】2.审计考试情况及学习方法(二)

【前导课】3.审计思维快速导入(一)

【前导课】4.审计思维快速导入(二)

【前导课】5.审计思维快速导入(三)

【前导课】6.审计思维快速导入(四)

【前导课】7.审计科目主体框架介绍(一)

【前导课】8.审计科目主体框架介绍(二)

【前导课】9.审计科目主体框架介绍(三)

【前导课】10.经典专题(一)

【前导课】11.经典专题(二)

2019年审计教材变动分析

【第一章】审计概述(1):审计的概念和保证程度

【第一章】审计概述(2):审计的概念和保证程度(二)

【第一章】审计概述(3):审计要素

【第一章】审计概述(4):审计基本要求

【第一章】审计概述(5):审计风险

【第一章】审计概述(6):审计过程

【第二章】审计计划(1):初步业务活动

【第二章】审计计划(2):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第二章】审计计划(3):重要性(一)

【第二章】审计计划(4):重要性(二)

【第二章】审计计划(5):重要性(三)

【第三章】审计证据(1):审计证据的性质(一)

【第三章】审计证据(2):审计证据的性质(二)

【第三章】审计证据(3):审计程序(一)

【第三章】审计证据(4):审计程序(二)

【第三章】审计证据(5):函证(一)

【第三章】审计证据(6):函证(二)

【第三章】审计证据(7):函证(三)

【第三章】审计证据(8):函证(四)

【第三章】审计证据(9):分析程序(一)

【第三章】审计证据(10):分析程序(二)

【第七章】风险评估(1):风险识别和评估概述

【第七章】风险评估(2):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第七章】风险评估(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七章】风险评估(4):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一)

【第七章】风险评估(5):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二)

【第七章】风险评估(6):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八章】风险应对(1):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一)

【第八章】风险应对(2):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二)

【第八章】风险应对(3):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一)

【第八章】风险应对(4):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二)

【第八章】风险应对(5):控制测试(一)

【第八章】风险应对(6):控制测试(二)

【第八章】风险应对(7):控制测试(三)

【第八章】风险应对(8):控制测试(四)

【第八章】风险应对(9):实质性程序(一)

【第八章】风险应对(10):实质性程序(二)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一)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二)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4):销售与收款循环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一)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5):销售与收款循环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二)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6):根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7):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一)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8):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二)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9):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

【第九章】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10):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1):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2):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3):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相关交易和余额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4):根据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结果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5):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一)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6):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二)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7):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章】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8):除折旧/摊销、人工费用以外的一般费用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1):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2):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3):生产与存货循环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4):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5):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一)

【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6):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二)

【第十二章】货币资金的审计(1):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第十二章】货币资金的审计(2):货币资金的重大错报风险

【第十二章】货币资金的审计(3):测试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第十二章】货币资金的审计(4):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1):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一)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2):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二)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3):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三)

【第十三章】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4):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第十四章】审计沟通(1):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一)

【第十四章】审计沟通(2):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二)

【第十四章】审计沟通(3):前任注册会计师与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第十五章】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1):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第十五章】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2):利用专家的工作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1):审计会计估计(一)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2):审计会计估计(二)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3):关联方的审计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4):考虑持续经营假设

【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5):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1):与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有关的概念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2):集团财务报表中的责任设定和注册会计师的目标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3):集团审计业务的承接与保持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4):了解集团及其环境、集团组成部分及其环境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5):了解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6):重要性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7):针对评估的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8):合并过程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9):与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10):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第十六章】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11):与集团管理层和集团治理层的沟通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1):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2):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一)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3):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一)

【第四章】审计抽样方法(4):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二)

【第五章】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第六章】审计工作底稿

【第十八章】完成审计工作(1):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第十八章】完成审计工作(2):期后事项

【第十八章】完成审计工作(3):书面声明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1):审计报告概述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2):审计意见的形成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3):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4):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5):非无保留意见的含义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6):确定非无保留意见的类型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7):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8):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9):比较信息的含义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10):审计程序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11):审计报告:对应数据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12):审计报告:比较财务报表

【第十九章】审计报告(13):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1):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2):计划审计工作时应当考虑的事项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3):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4):识别、了解和测试企业层面控制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5):识别重要账户、列报及其相关认定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6):了解潜在错报的来源并识别相应的控制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7):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8):测试控制的有效性(一)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9):测试控制的有效性(二)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10):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11):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或交易层面的控制的测试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12):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13):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第二十章】企业内部控制审计(14):出具审计报告

【第二十一章】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制度目标和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第二十一章】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2):相关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十一章】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第二十一章】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4):人力资源

【第二十一章】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5):业务执行

【第二十一章】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6):监控

【第二十二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1):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第二十二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2):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第二十二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3):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具体运用

【第二十二章】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4):非执业会员对职业道德概念框架的运用

【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1):基本概念和要求

【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2):经济利益

【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3):贷款和担保以及商业关系、家庭和私人关系

【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4):与审计客户发生人员交流

【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5):与审计客户存在长期业务关系

【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6):为审计客户提供非鉴证业务

【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7):收费

【第二十三章】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8):影响独立性的其他事项

【强化班】专题一:审计基本理论(1):审计概述

【强化班】专题一:审计基本理论(2):审计计划

【强化班】专题一:审计基本理论(3):审计证据

【强化班】专题二:审计测试流程(1):风险评估

【强化班】专题二:审计测试流程(2):风险应对(一)

【强化班】专题二:审计测试流程(3):风险应对(二)

【强化班】专题二:审计测试流程(4):风险应对(三)

【强化班】专题三: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一)

【强化班】专题三: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2):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二)

【强化班】专题三: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3):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三)

【强化班】专题三: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5):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一)

【强化班】专题三: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6):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二)

【强化班】专题三: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7):货币资金循环的审计(一)

【强化班】专题三: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8):货币资金循环的审计(二)

【强化班】专题三:完成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1):完成审计工作(一)

【强化班】专题四:完成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2):完成审计工作(二)

【强化班】专题四:完成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3):出具审计报告(一)

【强化班】专题四:完成审计工作和出具审计报告(4):出具审计报告(二)

【强化班】专题五:特殊事项的考虑(1):对舞弊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考虑(一)

【强化班】专题五:特殊事项的考虑(2):对舞弊和违反法律法规的考虑(二)

【强化班】专题五:特殊事项的考虑(3):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一)

【强化班】专题五:特殊事项的考虑(4):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二)

【强化班】专题五:特殊事项的考虑(5):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

【专题六】内部控制审计(1)

【专题六】内部控制审计(2)

【专题七】质量控制

【专题八】职业道德(1)

【专题八】职业道德(2)

【专题八】职业道德(3)

【冲刺课】1.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2.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3.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4.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5.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6.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7.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8.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9.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10.知识点串讲(一)

【冲刺课】10.知识点串讲(二)

【冲刺课】10.知识点串讲(三)

【冲刺课】11.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12.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13.知识点串讲

【冲刺课】14.综合题(一)

【冲刺课】15.综合题(二)

2018【审计】直播课课件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1)审计的概述与保证成度(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2)审计的概述与保证成度(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3)审计要素(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4)审计要素(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5)审计目标(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6)审计目标(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7)审计基本要求(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8)审计基本要求(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9)审计风险(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10)审计风险(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一章 审计概述(11)审计过程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章 审计计划(1)初步业务活动(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章 审计计划(2)初步业务活动(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章 审计计划(3)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划(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章 审计计划(4)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划(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章 审计计划(5)重要性(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章 审计计划(6)重要性(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三章 审计证据(1)审计证据的性质(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三章 审计证据(2)审计证据的性质(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三章 审计证据(3)第二节审计程序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三章 审计证据(4)函证(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三章 审计证据(5)函证(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三章 审计证据(6)函证(3)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三章 审计证据(7)审计分析程序(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三章 审计证据(8)审计分析程序(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1)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2)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3)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3)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4)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5)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6)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3)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7)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四章 审计抽样方法(8)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五章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六章 审计工作底稿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七章 风险评估(1)第一、二节 风险识别和评估概论&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七章 风险评估(2)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七章 风险评估(3)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七章 风险评估(4)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内部控制(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七章 风险评估(5)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内部控制(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七章 风险评估(6)第五节 评估重大错误风险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八章 风险应对(1)第一节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八章 风险应对(2)第二节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八章 风险应对(3)第三节 控制测试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八章 风险应对(4)第四节 实质性程序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1)第一、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测试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2)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3)第四节 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4)第五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5)第五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1)第一、二、三节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审计(2)第四、五节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1) 第一、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2) 第三、四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3) 第五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4) 第五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5) 第五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3)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一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6) 第五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4)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的审计(1) 第一节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的审计(2) 第二节 货币资金重大错报风险&测试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的审计(3) 第四节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二章 货币资金的审计(4) 第四节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1)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的相关责任(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2)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的相关责任(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3)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的相关责任(3)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4)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的相关责任(4)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5)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的相关责任(5)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6)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的相关责任(6)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7)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的相关责任(7)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8)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的相关责任(8)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9)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的相关责任(9)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三章 对舞弊和法律法规的考虑(10)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四章 审计沟通(1)第一节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四章 审计沟通(2)第一节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四章 审计沟通(3)第一节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3)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四章 审计沟通(4)第一节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4)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四章 审计沟通(5)第二节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四章 审计沟通(6)第二节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五章 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1)第一节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五章 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2)第一节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五章 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3)第二节 利用专家的工作(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五章 注册会计师利用他人的工作(4)第二节 利用专家的工作(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六章 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六章 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六章 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3)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六章 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4)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六章 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5)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1)第一节 审计会计估计(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2)第一节 审计会计估计(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3)第一节 审计会计估计(3)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4)第一节 审计会计估计(4)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5)第二节 关联方的审计(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6)第二节 关联方的审计(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7)第三节 考虑持续经营假设(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8)第三节 考虑持续经营假设(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七章 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9)第四节 首次接受委托时对期初余额的审计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八章 完成审计工作(1)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八章 完成审计工作(2)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八章 完成审计工作(3)第二节 期后事项(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八章 完成审计工作(4)第二节 期后事项(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八章 完成审计工作(5)第三节 书面声明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1)第一节 审计报告概述$第二节 审计意见的形成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2)第三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3)第三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4)第四节 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宜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5)第五节 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6)第六节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7)第七节 比较信息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8)第八节 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1)第一节 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第二 节计划审计工作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2)第三节 自上而下的方法(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3)第三节 自上而下的方法(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4)第四节 测试控制的有效期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5)第五节 企业层面控制的测试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6)第六节 业务流程、应用系统或交易层面的控制的测试&第七节 信息系统控制的测试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7)第八节 内部控制缺陷评价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章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8)第九节 出具审计报告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一章 会计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1)第一节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一章 会计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2)第二节 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一章 会计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3)第三节 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和保持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一章 会计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4)第四节 人力资源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一章 会计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5)第五节 业务执行(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一章 会计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6)第五节 业务执行(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一章 会计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7)第六节 监控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二章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二章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三章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1)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要求(1)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三章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2)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要求(2)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三章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3)第二节 经济利益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三章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4)第三、四节

2018年审计基础课-第二十三章 审计业务对独立性的要求(5)第五、六、七、八节

2018年审计习题班(1)

2018年审计习题班(2)

2018年审计习题班(3)

2018年审计习题班(4)

2018年审计习题班(5)

2018年审计习题班(6)

2018年审计习题班(7)

2018年审计习题班(8)

2018年审计习题班(9)

2018年审计习题班(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