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盛传:家里没钱别来学金融,真是这样吗?其实学金融的人未来是否能成功,还是看一个人对成功的渴望有多强烈,是否能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背景、聪明、自律等,通过正规手段转换为到手的薪水。 

有个段子说:“二代学金融,操纵牛与熊;diao丝学金融,体会啥叫穷。”

是不是真的家里有钱才能学金融?

作为村儿里唯一一个在帝都,还是常年驻扎在金融街、金融专业出身的金融民工,夜老师今天就用多年在金融街上观察到的经验,现身说法,带你们走进最真实的金融/财经学科。

1.

迷信“财经好找工作”

把财经类专业推高100分

由于老家的招生工作基本已经完结,夜老师找到了老家(西北某省)招生办的老师,她自2005年开始就负责每年的高招工作,见证了大家的报考热点由硬科学——计算机——财经的变迁。

“从09年到19年,我生生看见一些财经二本学校涨了100多分,甚至现在全部是一本招生,比985分都高。

今年的情况也是一样,招生会上财经院校挤的水泄不通,倒是一些理工类211大学的展台无人问津。”

夜老师统计了自己家乡10年内一些热门财经类二本学校(有的是二本学校一本招生,有的是曾经二本现在升了一本,各省情况不同)的分数线,发现人们对于财经和金融的狂热那可是逐年递增:

这样只能看出分数越来越高,不够直观,我们再看一下与一本线的对比趋势,如果算和一本线的对比,许多学校10年来分数的涨幅都超过了100分:

例如安徽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等,当年在夜老师家乡招生,还够不着一本分数线,如今要比一本线高出7、80分,这还只是提档线。

如果想要读这些学校的会计、金融学专业,分数比一般的985都高,几乎要超过一本分数线100-120分。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

这位招生办老师的最大感触是,因为本地银行在今年内逐渐变成了家长心目中的“铁饭碗”,许多家长迷信“学财经好找工作,好进银行”,所以挤破头也要让孩子学财经。

招生老师的本家亲戚,让孩子考了三年大学,终于考上了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学专业。

其实这个考生第一年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应用物理,第二年收到的通知书是西安交大的应用数学,第三年家长干脆不服从调剂,一门心思填了央财的金融学,幸好录取了,不然孩子又得复读一年。

招生办的老师还特别提醒我,不要大惊小怪,这样的现象其实很多。

在大家的争抢下,越来越多的985考生压进了211财经学校,一本学生压进了二本财经学校,但是二本财经学校的综合实力又相对不强,例如保研率、考研率、就业率、甚至在出国申请上都不如211大学。

这就衍生出来一个问题,盲目的财经热真的好吗?

2.

一万人只招6个

考研四年不知道去不去

 

说到盲目学财经好不好,我们来看看考研和就业。

今年刚“上岸”的苦读哥,已经是第四次考研了,这次他终于考上了魔都某211经济学的研究生。

苦读哥是夜老师的校友,夜老师的母校是魔都一所神秘而又小众的财经院校,你说它认可度高,许多券商投行是不认的,你说他认可度低,它又是财经界的老祖宗。

苦读哥毕业后原本没打算考研,在某内资八大所做了四年审计,想着CPA拿到就能跳进券商,但是苦读哥发现,近几年券商的社招已经不是拿到CPA+几年主流事务所的工作经验就行了。

过去的六、七年,正是券商全面提高门槛至研究生的几年。到现在,学历已经变成了进入金融行业的基本门槛,券商/基金等单是招金融实习生,基础条件就得是研究生学历,而且还是985/211等知名院校,所以前文所述的高分财经二本院校在券商中其实并没有竞争力。

夜老师就目前45家A股上市的主流券商的人员教育水平进行了分析,在近24万券商从业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平均占比达到31.78%。

其中,中金公司、天风证券、五矿资本、华泰证券、东兴证券中几乎一半员工都是硕士毕业。

在我们熟知的中信证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光大证券、申万宏源、国泰君安广发证券等大型券商中,硕士率都在35%以上,且本科率也都在90%左右。

券商投行中愿意招收本科生的,往往是那些辛苦的后台部门,或者是含金量较低的销售/市场部。

所以大学读了金融/财经相关专业,只是一个本科学历,除了下苦力做审计、会计、进银行当柜员,往往找不到太好的工作。

但如果一味苦读追求高学历,时间成本与机会成本尽失,苦读哥给我们算了一笔账。

假设大学毕业五年后是一个分水岭,金融/财经类的学生如果去做普通的财经工作,按照北上广的行情五年后工资普遍在年薪20万元-25万元左右。

而硕士毕业两年后如果只做基础财务工作可能工资也就是12-15万元,所以必须挤破脑袋进券商,才有机会获得年薪20万的基础。如果是博士,不好意思,现在你可能还没毕业,每个月拿着导师给你的3000元工资。

从今年的招聘情况来看,券商最新的从业人员总数为33.14万人,能招1万人已经十分不错了。

每年60万+毕业的研究生中,十个里面至少有一半想去券商投行(不论是不是财经类专业)。

所以就造成了某国字头证券只招6个分析师,但是收到了1万份简历的情况。面对这一万封简历,研究所和人力资源部干了一件事情,就是只看中国6所学校的:清北复交+南浙,其他的学校一概不看。

一顿猛如虎的筛选之后,还剩一千多封简历,然后继续挑,因为第一关过完了还要考察能带来的资源,自身的能力。

所以读研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太高以及未来的变数太大,让苦读哥在继续做审计挣20万元一年工资还是去读研究生之后拼一拼进券商中挣扎。

 

3.

每个光鲜的金融人

都在为收入忧心忡忡

 

每个在金融专业苦读的人,不外乎都是希望毕业后有一个高薪的工作,所以我们谈谈最直观的问题——收入。

夜老师骚扰了16个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金融圈人士,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毕业学校分类:

从业年限分类:

行业分类:

年薪分类:

说实话,这个收入比传统制造业的薪酬待遇高很多,甚至超过了IT行业,但是金融圈有一点特别的是,不论什么人群都很焦虑,这点区别不大,高收入(年薪30万以上)群体几乎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前途无量的,这让夜老师很奇怪。

特别是毕业于一类院校的人,焦虑心理非常严重,因为竞争非常激烈。

一名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的某头部券商的研究员形容自己“勤奋到什么程度才能守住位置”:

整个大消费领域,任何一家公司出了公告,我都不会放过,全部都会有点评跟上。我不是在写报告就是在打电话,不是在打电话就是在去路演,我老婆11点多生了孩子,看了眼孩子我第二天8点多就飞走路演了。

我没有好家世,不拼命我的孩子就上不了好学校,老婆就请不起好月嫂,还不起北京的房贷,以后全家也得像我一样累,我觉得不如我自己一个人累。

另外,三类院校的人也有自己的焦虑,那就是读研的人全部都后悔了,几乎所有人都在和夜老师反映,不读研如果家里没门道的话基本找不到好工作,除非大学的时候特别优秀。

但读了研耗费2-3年,其实找到的工作待遇和晋升并没有多大的起色。

以内资事务所龙头立信为例,本科生4k,研究生4.2K,除此之外晋升机会都均等,且经理还比较喜欢带本科生,因为谦虚、年龄小、跑得动、听话。

这其中焦虑程度最小的是二类院校出身的金融人,因为头部券商几乎不考虑他们,所以他们的就业渠道多为公务员、四大、内资八大,以及高校任教。精神焦虑小了,物质焦虑却很大,简单点说就是工资待遇提不上去。

用某二线券商研究员的话说:金融行业,非富即贵,就算不是非富即贵,也要装出很有钱的样子,不然连去上市公司调研,人家的投资者关系部都不正眼瞧你,有碍于职业发展。

所以业内形成了一个歧视链:

家里有钱有本事的歧视家里有钱没本事的;

家里有钱没本事的歧视家里没钱有本事的;

家里没钱有本事的没有歧视的机会,因为这个行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的时候有钱有资源就决定了你所在的位置。

 

4.

曾经的全省第八名

我赢了高考,但输在家境平平

 

说过了家里有钱的,就再说说家里没钱没权只靠自己,在这个行业有多难。夜老师的朋友厉害姐深有同感。

厉害姐人如其名,从幼儿园开始就非常厉害,初中考高中她是全市第一,高中考大学是全省第八。

她如愿以偿的进入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就在距离夜老师不远的金融街上,那个经常被记者围堵的大厦里工作。

上了大学的厉害姐第一个发现就是,全班的构成一半是保送生、一半是各省前三名,就只有她一个人是全省第八,还有其余两个是有加分的同学。

这让从小厉害到大的厉害姐自感“埋没”在了状元中,但厉害姐没想到自己清华之路的坎坷还在后面。

用厉害姐的话说:

清华经管和北大光华的学生,整个大学生涯就是一场被精心设计过的大富翁游戏。

他们的路线很简单:大一大二寒假实习四大审计,大二暑假中金、中信,大三去PE,大四去BB行(大型投行Bulge Bracket)。

在我们大一寒假傻不拉几早早回到老家时,厉害姐就跟着毕马威在年审抽凭了。

从大一到大四,厉害姐实习过毕马威、德勤、中信建投、上交所、瑞银、JP Morgan,在我们还为了考会计初级职称挠破头时,厉害姐在大四考完了ACCA。

但即便这样,出身清华、手持ACCA、绩点3.7的厉害姐,大四下半学期找工作时,却接连遭遇滑铁卢。

当时,厉害姐实习的投行部门实习生二挑一,厉害姐输给了一个首经贸毕业,没有任何证书,绩点2.8,但爸爸是某著名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女生。

经理对厉害姐说的话很现实:你的能力是有,但我们要的是业绩。

眼泪流干的厉害姐气不过,当年没有再找工作,第二年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毕业以后考进了那个经常被记者围堵的大厦,誓要做可以给当年那个经理脸色看的人。

在夜老师的调查中,家里在金融圈没有人脉的人选择了考公、当大学教师,或者在事务所自己打拼等相对公平的就业途径。

虽然目前的主流观点是:家里没钱别学金融。但是夜老师认为,也不是家境不好就不适合学金融,而是起点不够、冲劲不够、自律性不够的人,建议慎重跟风选择金融。

最后分享在采访中一位年入百万投行大佬的话:

“在金融行业能否成功,关键还是看一个人对成功的渴望有多强烈,是否有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背景,聪明,自律等等,通过正规手段转换为实际价值。要有把自己变现的能力和野心,否则将永远都只是潜力。”

 

声明:本文转载自金程CFA综合采编来源于金融街编辑部(ID:lengzishi001)文|夜阑。我们对原文作者,表示敬意!版权归原作者与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支持!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1-3级【沪江金程联合开发】

19年12月-22年6月考季的考生,助力通过金融第一考

查看折扣

CFA1级1912考季【沪江金程联合开发】

权威名师倾情打造,助力通过金融第一考

查看折扣

金融英语【沪江金程联合开发】

为零基础学员提供学习指导

查看折扣

更多精彩:

26岁,月薪一万,拿下CFA才有资格享受财务自由!

95后,结婚,生孩子,考CFA,这就是我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