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拓展,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以强调教学内容,以期深入浅出、简洁明了、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动力、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教学方法。那么,以下本文沪江小编主要谈故事教学法在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

  一、故事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故事教学法促进语文阅读教学有待深究。笔者认为,需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真实性

  讲故事要讲好故事,讲真实的故事。这里的“真实”并不一定是教师亲身经历或现实中实实在在发生过的,而是教师在备课时所选择的故事情节应该完整真实,故事内容鲜活有生命力。七年级学生步入青春期,其思维特点逐渐由形象思维为主转向以抽象思维为主,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对外界事物的判断能力也不断提高。只有“真实”的故事才能打动学生,让学生信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二)适时性

  适时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故事教学法要在合适的时间讲述故事,为实现阅读教学目标服务。其次,适时也包含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变。课堂是师生共有的,健康的课堂应允许有“意外”发生。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运用教学机智因时制宜,讲述合适的故事,提高课堂凝聚力。

  (三)趣味性

  故事教学法是帮助七年级学生有效适应中学生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适时讲述恰当的故事,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我认为故事应该有趣地讲。“有趣”的“趣”并非一定是让学生听后开怀大笑,而是吸引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文本奥妙,被文本和故事感染,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针对性

  教师依照课程目标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所有的教学内容应该为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服务,教师所讲述的故事也应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选用故事应有针对性,不可为了课堂效果而讲故事。同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花在讲故事上的时间不可太多。

  (五)启发性

  “启发”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七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思维发展特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思辨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准备讲述的故事能够启发学生、带给学生某些关于文本的思考和体悟,使其有所得。

  二、故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通过教学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探索可以看出,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故事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帮助学生有效过渡衔接中小学语文学习的方法。如何使用,何时使用,笔者把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故事紧扣主题,创设情境氛围

  七年级学生带着小学生的天真活泼走入初中生活,其在课堂上通常难以迅速进入状态。加之初中语文阅读学习的文本容量大、内容更加精深,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专心阅读思考,才能走进文本。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导入环节做好教学组织工作。故事教学法在导入环节具有优势,故事本身的情节性、趣味性能带领学生迅速进入课堂状态,产生学习兴趣,专心于课堂学习。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介绍作者相关事迹,或介绍文章写作背景,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创设解读文章的良好情境氛围,使学生在思想上做好理解文本的准备。

  执教臧克家的《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先行了解闻一多先生年仅47岁就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故事,为学生了解文本中的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做铺垫。

  (二)故事适时呈现,加深文本理解

  故事教学要根据文本合理适时进行。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要“知人论世”,即在阅读教学中要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了解作者其人。背景介绍常常是故事教学的承载体,很多故事都是在介绍背景,以帮助学生全面整体把握课文,但介绍背景讲故事的方法应适时,符合学情。

  例如,部编本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陋室铭》是作者刘禹锡被贬和州时所作。当地知县落井下石,故意刁难他,本应分配三间三厦屋子,却只给他三间面临大江的小屋。刘禹锡乐得其所,在房门上悬挂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知县不悦,将他的房子由城南改为城北,面积只有一间半。屋子临德胜河而建,有一排排杨柳树。刘禹锡又欣然命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身在京。”知县气急败坏,又和书丞商议在城中为他选了仅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子。

  半年时间,三次迁居,刘禹锡心想知县实在欺人太甚,于是写下《陋室铭》,请大书法家柳公权书碑勒石,立于门前,以作纪念,轰动朝野。但如若把此背景故事作为导入在课前呈现则相当于先把结论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学生会失去了探索刘禹锡其文其人的乐趣。因此,不妨改为在疏通文章大意、初步了解文章感情基调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在刘禹锡三次迁居写的文字中得以体会“诗豪”的高雅豁达,学习刘禹锡深陷泥沼却绝不沉沦逃避的精神。

  以上就是沪江小编分析的故事教学法在七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希望教师能够掌握这些语文教学方法,丰富自己的教学课堂,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