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口若悬河就是表达能力强,也不是说时常自黑解嘲就是反应快。在面试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是可以量化考核的。

表达能力表现在:说话流畅通顺、有逻辑、有证据。

应变能力表现在:被提问以后,思考的时间恰到好处,没有长到冷场,也不要面试官话音刚落就立刻着急抢答。最好是从容一些,面试官提问结束后,做一个小缓冲,比如诚恳地轻点一下头再回答,或者用一句“我是这样想的,xxx”or“嗯,这件事是这样的,xxx”来过渡一下。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段一段面试经历中不断总结、不断改善,下面这个雷区,一旦踩了,真的就说啥都没用了。最要命的是,这个雷区,应届生真的特别喜欢踩……

又不是政府机关,别跟我说大空话。

在说自己优点的时候有一个原则:有数据>有事实>说空话

这个原则非常重要,因为互联网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据思维。就像用户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用数据来评估一样,你做的所有事情,都要有数据进行考核。

最直白的一个例子,每年申请加薪的时候,hr并不知道你过去一年的表现,需要你自己描述。如果你说“我表现特别好,我是我们组最厉害的”,那加薪的事儿可能就尴尬了。你得说:“我这一年做了xxx,给公司创造xx利润,带来xx用户量增长”,这让hr听了就觉得,嗯,的确给公司创造了更大的价值,值得加薪。)

同样,面试官问及你的经历,无非是想知道,这段经历是否可以复用在现在的项目上,创造利润。

如果你应聘新媒体运营,你可以说,我运营了一个公众号,每篇阅读10w+,或者我的微博有十几万粉丝;

如果你应聘商务BD,你可以说,我谈过什么项目,用日活15w的流量换来了30万元赞助;

如果你应聘设计,你可以说,我在大学期间设计了多少拿得出手的作品,其中有多少被采纳,有多少获了奖。

总之,有数据>摆事实>说空话。

缺点是个重要的问题,诚实是好事,但您可千万别太实在,说出自己致命的缺点。

每个人都有很多缺点,你要挑一个对工作无伤大雅的缺点,说完以后记得再说一个优点进行补救。

再比如,你应聘设计,你可以说,我这人有点强迫症,什么都喜欢抠细节。不过我设计的速度和质量比同龄人要强一些,所以不会因为抠细节而忽略整体,或者拖慢速度。

总之,让缺点听着不那么重要,反而带出了一个优点,你就赢了。

总之,你的一切付出,必须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