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子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 质子 zhìzǐ
    (1) [proton]∶一种与氢原子核相同的基本粒子;它和中子都是所有其他原子核的组成部分,它带有一个在数值上等于电子电荷的正电荷,并具有1.672×10 -24 克的质量
    (2) [hostage]∶古时派往别国做人质的人,多为王子或诸侯之子

    英文翻译

    1.{物} proton; uron; hydrion; merron

    详细解释

    (1).古代派往别处或别国去作抵押的人质。多为王子或世子。《穀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魏书·蛮传》:“ 泰常 八年, 蛮 王 梅安 率渠帅数千朝京师,求留质子以表忠款。”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大中 初, 云南 朝贡,及 西川 质子,人数渐多。” 清 吴殳 《秦》诗:“质子妖姬货可居,六王未毕已邱墟。” 章炳麟 《訄书·弭兵难》:“説者曰:吾岂徒乞盟,将假贷於彼,而要之相率以衞我,则是以彼之金币为质子也。”
    (2).物理学名词。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带正电,所带电量和电子相等,质量为电子的1836.5倍。各种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不同。氢的原子核由一个质子组成,因亦用指氢的原子核。

  • 质正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1).品质正直。《楚辞·九章·怀沙》:“内厚质正兮,大人所盛。” 王逸 注:“言人质性敦厚,心志正直。”亦指质朴正直。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説。”
    (2).质询,就正。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明 李贽 《四勿说》:“聊且博为註解,以质正诸君何如?” 胡适 《寄陈独秀》:“重读足下所论文学变迁之说,颇有鄙见,欲就大雅质正之。”
    (3).辨明。《旧唐书·吕才传》:“ 才 多以典故质正其理,虽为术者所短,然颇合经义。”

  • 质易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1).指买卖交易。 宋 文同 《奏为乞修洋州城并添兵状》:“閭巷井邑,百货填委,实四方商贾质易毕至之地。”
    (2).质朴坦率。 宋 叶适 《巩仲至墓志铭》:“性质易,无岸谷。暇日,载一瓢独行田野,不问岐路,抵暮而返。”

  • 自振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1).自己振作起来。 唐 司空图 《送草书僧归越》:“洎天下将乱,则虽吾里,其风亦变,果傖荒之流民亦多矣。儻或未化,亦其益孤,不能自振。” 宋 曾巩 《进太祖皇帝总叙》:“盖 唐 之敝,自 天宝 以后,纪纲寖坏,不能自振,以至於失天下。”
    (2).自救;自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后汉书·桓帝纪》:“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禀穀如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妾孤穷羸弱,不能自振。”

    英文翻译

    1.natural vibration; natural oscillation

  • 自在王的意思, 基本解释

    佛教语。如来佛之尊称。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西天自在王,高踞黄金榻。” 钱仲联 笺注引《佛说佛名经》:“南无普贤世界中,自在王如来为上首。”

  • 自余的意思, 基本解释

    犹其馀;以外;此外。《晋书·孝友传序》:“自餘羣士,咸标懿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阴沟水》:“碑字所存惟此,自餘殆不可寻。”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初到一见太守,自餘杜门不出。” 清 顾炎武 《赠潘节士柽章》诗:“谓惟 司马迁 ,作书有条理。自餘数十家,充栋徒为尔。”

  • 贮顔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谓保持容颜不衰老。《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 杨妃 ﹞启言圣人:‘但臣妾梳装,须饮此酒一盏,一要软髮,二要贮颜。’”参见“ 驻颜 ”。

  • 注灸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谓艾炷。注,通“ 炷 ”。 唐 韩愈 《南山诗》:“或乱若抽笋,或嵲若注灸。”注,一本作“ 炷 ”。

  • 指分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1).指点安排。《二刻拍案惊奇》卷十:“紥成火囤落了他们圈套,这人家不经折的,只依我指分,方免祸患。”
    (2). 清 制,内外官员分发,由吏部抽签而定。自捐纳行,候补官可出钱自请分发到某省某衙门,称为指分。

  • 指扳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指攀。《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宰杀》:“城外南人常是夤夜宰牛隻,前去捉拿,各局官拒抗不令收捉。更有指扳下贼人,亦不分付本司。”《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捕人拿牌票出来看,却是海贼指扳窝家,巡捕衙里来拿的。”

  • 质论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1).质疑评论。 明 张居正 《答宣大巡抚贾春宇言边事书》:“况边事关係甚重,须彼此虚心商量,又不可谓事出鄙见,黽勉相从,不復质论也。”
    (2).信实的评论。 明 张溥 《<陆清河集>题词》:“集中大文虽少,而 江 汉 同名。 刘彦和 谓其‘布采鲜浄,敏於短篇’,殆质论歟!”

  • 质定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犹考订。 汉 王充 《论衡·案书》:“质定世事,论説世疑。” 清 陈鳣 《对策》卷二:“《唐会要》载 开元 七年敕,令诸儒质定。”

  • 祗慄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见“ 祗栗 ”。

  • 助工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1).支援劳力,帮助干活。《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起建御史第,府县都来助工,真个是‘不日成之’。”
    (2).助理工程师的简称。

  • 助边的意思及反义词, 基本解释

    谓捐献财物以资助边防费用。《汉书·卜式传》:“时 汉 方事 匈奴 , 式 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清 李渔 《奈何天·虑婚》:“大爷何不乘此未借之先……也倣 卜式 的故事,捐几万银子去助边。”

  • 枝说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支离破碎之说。 姚锡钧 《<春声>自序》:“而至庞杂者,尤莫如稗官一家。盖庶九流之巵言,三儒之枝説。”

  • 众着的意思, 基本解释

    亦作“眾箸”。众所周知。 清 曾国藩 《金陵军营官军昭忠祠记》:“自 咸丰 癸丑以迄庚申,耳目众著之事,大略如此。”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事既无可奈何矣,其明效大验已众箸於天下矣。”

  • 众英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众多的英才。 汉 焦循 《易林·观之夬》:“众英积聚,国无寇贼。”

  • 诛絶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诛灭;灭绝。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天子之所诛絶,臣子弗得立, 蔡 世子、 逢丑父 是也。”《晋书·刁协传》:“《春秋》之义,以功补过。过轻功重者,得以加封;功轻过重者,不免诛絶;功足赎罪者无黜。”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抚记上》:“此烟来自 英吉利 ,洋人严禁其国人勿食,有犯者以礮击沉海中,而专诱他国,以耗其财,弱其人。既以此取 葛留巴 ,又欲以此诱 安南 , 安南 严令诛絶,始不入境。”

  • 住紥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亦作“ 住札 ”。军队或官吏住在某地执行任务。 元 郑德辉 《三战吕布》第一折:“今闻知 吕布 领兵前来,住紥於 虎牢关 下。”《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云长 曰:‘我在 海州 路上住紥,探得消息,故来至此。’” 明 张居正 《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其餘各官,皆奉差有事,及本地方住札者,适会臣父葬期,遂弔祭於邱壠。”

*沪江在线词典为你找到30692条关于Z开头的词语的信息,如不满意,敬请使用在线词典搜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