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共一百零八条好汉,个个都有血有肉,有英勇无畏的卢俊义,有忠义双全的宋江,也有鲁莽直率的李逵。但我心中最可敬的却是他——鲁智深,一个有着铮铮铁骨的和尚。
鲁智深的形象贯穿了整本书:从开篇的拳打镇关西到擒获方腊后的圆寂,哪一篇没有鲁智深的勇猛直率?
鲁智深第一仁: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在整本书的第二回便出场,在拳打镇关西中便看出他的热血正义。他作为经略府的提辖,没有像别的官府官人一样整日地思考如何升官发财,而是以自己直爽的性格享受自己所爱的生活:吃酒习武,结交好汉。在他听到金家父女的遭遇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为这个素不相识的人报仇。他的那三拳充满了怒火和正义,正是因为那正义才让镇关西三拳便致命。这时的他是一个平民好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三拳打死仗权欺人的郑屠,大快人心!很多人会把性格看似相当鲁莽的李逵与鲁智深来对比,但细细想来觉得李逵比鲁智深欠缺了一份思考与仁慈,在正义与邪恶的面前做出抉择,给了当地的老百姓更多的是看似鲁莽的帮助,也可以说不是帮助,是他的真心。
鲁智深第二仁:杀生铁佛崔道成。面对同为出家人,先是“抢粮食”后“除民害”,鲁智深的转变总是很大。崔道成、丘小乙两人强占寺庙坑害寺中长老,又骗取鲁智深的信任不禁惹怒了他,与史进联手为民除害。寺庙里的老和尚虽一开始骗得鲁智深没有粮食,但真相识破之后鲁智深却可以说是帮了他们。他是于民,于心,于善。
鲁智深第三仁:大闹野猪林。对于原本想要戏弄他的张三李四,鲁智深一下子给了他们下马威,但之后却把众泼皮和尚当作兄弟,以酒肉招待,邀请他们观看自己舞兵器、倒拔垂杨柳。偶然结识林冲后,在两人关系“并不太熟”时又大闹野猪林,鲁智深再一次赌上自己的性命救了林冲,自己却成为了高俅等人所追杀的对象,这不是情谊的极端重视又是什么?那一句:“自从和你那日一别以后,洒家很是担心你。”道出了热血鲁智深的深厚情谊,一句兄弟保重真真切切描绘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好男儿。他始终把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胜过金钱,胜过生命,胜过万物。他用勇气与真诚去面对每一位好汉,他当真就是好汉中的好汉!
鲁智深第四仁:擒获方腊。鲁智深一使禅仗之威横扫方腊,并且最终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事成之后宋江请鲁智深一同享乐,此时的鲁智深也就像个看透红尘世俗的和尚般直接拒绝了这般看似安逸的邀请,回到五台山,没有家的他那里仿佛就是他最后的归宿。
鲁智深的一生如他自己所说:“洒家生平只爱杀人放火,却能博个‘仁侠’名声,实在是不枉人间走一遭”!可是他所说的“杀人”是杀无义之人,“放火”是放贪官家舍之火,即使杀了人,他无论如何都配得上那仁与义二字。写到这里,我却又愣住了,翻了翻鲁智深生平事迹,哪有一点是他真心为自己?哪有一点是先虑己后虑人?哪一点是在不平前的畏缩之态?哪一点不是发自内心?
鲁智深最后重返五台山,并于那里圆寂。鲁智深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杀那些该杀的人,如书中所写“解使满空飞白玉,能令大地作黄金。”鲁智深的一生只为正义而生,为热血而沸腾,终于有个修成善果的结局。读完鲁智深的一生,我的心底仿佛真正存在过这样一个人,在他离去时,我的心中多了些不舍、敬佩与赞美,不舍英雄的离去,敬佩好汉的英勇,赞美大将的风范!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他是鲁智深,他是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