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这是钱钟书的妻子杨绛在电视剧《围城》的片头上写的一句话。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现代文明的危机和现代人生的困境这个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作品围绕着主人翁方鸿渐的人生足迹,展示了战时上层知识分子中的形形色色。这里有在国外买假博士头衔回国招摇撞骗的韩学愈,有趁上任之机携带药品高价出售给学校发国难财的教授李梅婷,有依靠亲属的政治背景当上文学系主任的汪处厚,有只同“西洋大哲学家”通过几封信就声明大振被封为中国大哲学家的褚慎明,有以“同光体”为同道活现了一个“遗少”面目的“大诗人”董斜川等,这些人构成了当时社会上特别是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景观。

文章中的人物大多患有崇洋症,但骨子里还是由传统文化起决定作用。方鸿渐先后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发生瓜葛,却也在一场又一场的爱情中败北。他懦弱的性格,悲惨的结局,正是传统文化的束缚所致。李梅婷、韩学愈、高松年等人的庸俗,卑琐、无聊、虚荣、争斗等劣根,也是传统文化的产物,表现了对西方文化的反思,揭示出近代文明本身的诸多弱点,特别是当代这种文明一旦落在一个非常讲究传统的国度里所起的种种畸变。

《围城》不但是旧中国最后一代灰色知识分子生活的真切写照,而且还以其对此类知识分子病态生活的历史原因的深刻分析,为整整一代类似的旧知识分子作了历史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与西方文明的堕落就是造成了主人翁方鸿渐文化性格的因素之最。他出生在一个前清举人兼乡村绅士之家,一方面出于经济上的原因和文化的天然联系,使他必然依靠这个家庭;另一个方面,他接受了五四新文化的影响,厌恶这封建家庭。可是他在欧洲留学四年,并没有学到西方文明的精髓,只是拾到外国人的牙慧,西方的惟利是图的价值观、天花酒地的人生观,给他那积淀了若干封建糟粕的躯体里又注入了及时行乐、荒唐颓废的血液,从而使他无视国难,缺乏理想、不讲气节、生活消沉。

其次,社会现实的黑暗,人与人关系的险恶,都是导致方鸿渐“围城人”性格的社会基因。在他所处的环境中充斥着乌烟瘴气:家庭、家族中的夫妻争吵,兄弟反目,妯娌斗法,小乡镇学校滑稽可笑的附庸风雅,点金银行的飞短流长,三闾大学的勾心斗角,上海报社的无聊低俗…………直接造成方鸿渐的生存困境,这就越发使他陷入深深的精神危机,只能在“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围城”中沉沦。

当然方鸿渐“围城人”性格和他自身弱点也是脱不了干系的。身为大时代的青年,他与同道们并没有明确的人生追求,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对社会人生悲观失望,更缺乏积极进取、服务人民的精神与勇气,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从而只能沦为“无毛两足动物”。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