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我听到了无数的枪鸣声,我看见血红血红的液体慢慢地渗透到大地里…
无数的悲鸣声一次又一次的划破黑夜与白天,人们苟且的活着,但是在他们心中总有一个角落的阳光。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位领导者……一直……
《十月围城》便是这样一本书籍,让我心为之跳,气为之促,神为之紧,目为之不交睫。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清朝末年,孙中山先生要来香港与3省的革命代表开会商讨武装起义大计,组织一场全国性的反清运动,苟延残喘的满清F派出暗杀部队,要刺杀孙中山先生,而一群由社会小人物组成的仁人义士,为了不曾某面的中山先生,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竭尽全力保护中山先生,浴血拼搏。
革命是怎么回事,参加革命的人是怎么回事?我们被灌输的概念就是胸怀革命者,或慨然赴死,或百折不回。
“两百六十年亡国之痛,两千年专制之祸,中国睡梦之深,满清F腐败不堪,恰如江河日下,如此黑暗的F,只能带给人民灾难和罪恶,连绵不绝,今日革命风潮已经兴盛,人民思想逐渐开通,我们当鼓起勇气,乘此良机,推翻满清F,建立真正的人民之国。革命者,革之以命。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人民之幸福,其价值之重可知。屡败屡起,百折不挠,岂畏其难其痛!为了千千万万的百姓不再水深火热,为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不再背井离乡…”这是书籍中一位革命者所说的。这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倒下的身影,我知道他们愿意这么死!
看惯了那些高大的革命者的形象,已对革命有所抵触,但看《十月围城》,反倒让我对革命有了新的认识。片中被保护者孙中山,穿插出现三四次,都是从容、淡定,一副领袖风范。当街头上为了他血肉横飞时,他如读散文般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革命。这时我为死去的人感到愤愤不平,但我还是没有去责备他,因为他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便是那些所谓的仁人义士。这些人真正的身份是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我很坦白的告诉你们,这里没有所谓的革命者,有的只是一些愿意流血的人,而那些当权者却变成了暗杀部队,他们暗杀所谓的革命者(百姓),暗杀前来拯救中国的人,这就是他们嘴中的统一。可事实上,这样的统一是建立在杀戮上的,带给人民的就只有无边的黑暗。
在本书中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明明是风流倜傥的富家子弟,却爱上了父亲的女人,在家庭变故和情感失意的双重打击下使其堕于街头,终日沿街行乞,与大烟为伴;明明是赌徒的妻子,却可以坐上四姨太的位置;明明应是个知书达理的小姐,却舞刀弄枪…你有想过,这又是为什么呢?毫无疑问,这就是那个黑暗的社会所带给人们的。
“我一闭上眼睛,是中国的明天!”我茫然地闭上眼睛,心被这句话塞得满满的。这是一位青年少爷所说的话,而他的任务就是代替孙中山去死!其实替身本是他年迈的父亲,但他却把父亲的怀表夹慢了一刻钟。有时候,短短的一刻钟就是一场生离死别~
当我看到每个人心存私欲,保全各自的幸福,固守各自的坚持,但最终被历史碾过。我不禁留下了眼泪!
孙中山也说过“这便是名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皆得完全无缺的治理,这是我汉族四万万人最大的幸福了。”
故事的结尾,青年死了,父亲抱着他嚎啕大哭,右手握着碎掉的怀表,血渗进了时间里…最终孙中山顺利的离开了香港,他站在轮船上,翘望远方那个充满血腥的城市,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深知那里有为他而死去的人!
看完本书,我知道了:历史的进步都有人流血牺牲!
于是我学会了尊重历史、了解历史。
在此之前,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一个粉末,随风飘荡。拥有所谓的自由,但是现在,我认为这一个不负责任的想法,我必须面对和平年代的一切,因为那是我的运,面对一切委屈和不平,既然无办法公平,就应该接受,然后庆幸自己目前拥有的,要学着不抱怨的生活…
每人都应该有革命精神,当遇到不想面对的事情时,我们就当那是一场革命,我们的痛苦和不平就当我们成了革命的先驱者,我想,这样,我们可以平常心接受着一切打击,当我们不在是粉末的时候,我们就变强大了…自己可以变坚强,变强大……
记住:当我们认为自己是风,可以吹着万物摇晃时,然而我们已经遍体凌伤,原来我们不是风,其实我们是被风吹着左右摇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