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副充满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辑印在这本小书里,这不是一本普通的家书。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也不是莫名其妙的go,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得确信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像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单是文笔,而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一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无论在做人的方面,在生活细节的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誉,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淳淳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溶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傅雷和傅聪得家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很多家长忽视了同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的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有些家长盲目的模仿傅雷“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得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了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现在,很多家长也争相效仿傅雷得教子方式,因此,这就成了亲子教育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