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寮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吟诗、作诗的小屋。 清 全祖望 《湖上社老晓山董先生墓版文》:“ 南岳 之遗民, 西臺 之故人,试过湖上之诗寮,犹令我黯然其消魂。”

  • 诗祸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因作诗而遭到的灾祸。 宋 刘克庄 《宋自达梅谷序》:“ 宝庆 丁亥, 景建 以诗祸謫 舂陵 。” 元 袁桷 《书郑潜庵<李商隐诗选>》:“若 商隐 则直为訕侮,非若为 鲁 讳者,使后数百年,其诗祸之作,当不止流窜 岭海 而已也。” 清 钱谦益 《王季木墓表》:“谤议喧然,死而未息,则发棺之诗祸也。”

  • 诗会的意思, 基本解释

    犹诗社。 唐 孟郊 《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 明 李开先 《李崆峒传》:“簿书有暇,即招集名流为诗会。”《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位是 浦墨卿 先生。都是我们诗会中领袖。”

  • 时务策的意思, 基本解释

    论时务的对策。 唐 代科举考试,凡明经,先试贴文,然后口试经义,答时务策三道;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者为甲第。参阅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贡举》、《新唐书·选举志上》。

  • 时田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指四时田猎。《大戴礼记·夏小正》:“十有一月,王狩。狩者,言王之时田。冬猎为狩。”

  • 实见的意思, 基本解释

    (1).犹言真知灼见。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一》:“ 东坡 晚年在海上不观他人诗,惟以 陶 柳 集自随,岂非世虑尽而实见定歟?”
    (2).实地见闻;实际见闻。 鲁迅 《二心集·<艺术论>译本序》:“第二篇《原始民族的艺术》先据人类学者,旅行家等实见之谈,从 薄墟曼 , 韦陀 , 印地安 以及别的民族引了他们的生活,狩猎,农耕,分配财货这些事为例子,以证原始狩猎民族实为共产主义的结合。”

  • 实谷的意思, 基本解释

    子粒饱满的谷类作物。 汉 刘向 《列女传·晋伯宗妻》:“实穀不华,至言不饰。”

  • 诗頴的意思, 基本解释

    诗人中之佼佼者。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频》:“给事中 姚合 时称诗頴, 频 不惮走千里丐其品第。 合 见大加奬挹,且爱其标格,即以女妻之。”

  • 诗势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诗的风格气势。 唐 李贺 《申胡子觱篥歌》序:“ 李长吉 ,尔徒能长调,不能作五字歌诗,直强迴笔端,与 陶 谢 诗势相远几里!”

  • 诗式的意思及反义词, 基本解释

    诗的形式。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三:“西洋的诗式便算是新的吗?”

  • 诗祖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诗的某一流派的创始人。 元 方回 《瀛奎律髓》卷一:“ 陈拾遗 子昂 , 唐 之诗祖也。不但《感遇诗》三十八首为古体之祖,其律诗亦近体之祖也。” 清 黄景仁 《翁覃溪先生以先文节公像属题》诗:“深山大泽百秘怪,坐朝诗祖来如奔。”

  • 市事的意思, 基本解释

    贸易之事;有关市场的事务。《周礼·地官·闾师》:“任商以市事,贡货贿。”《新唐书·百官志四下》:“市令一人,从九品上,掌交易,禁姦非,通判市事。”

  • 诗酒的意思, 基本解释

    做诗与饮酒;诗与酒。《南史·袁粲传》:“ 粲 负才尚气,爱好虚远,虽位任隆重,不以事务经怀,独步园林,诗酒自适。” 宋 苏轼 《寄黎眉州》诗:“且待 渊明 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清 秋瑾 《清明怀友》诗:“诗酒襟怀憎我独,牢骚情绪似君痴。”

  • 诗派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1).研究《诗经》的流派。 宋 程大昌 《考古编·诗论六》:“然终 西都 之世, 鲁 派之盛,如 王臧 、 孔安国 、 王式 、 韦贤 、 贤 子 元成 ,尝皆以《诗》显名,为世所宗, 辕 韩 之学絶不能抗,则 汉 世诗派,大抵皆自 况 ( 荀况 )出也。”
    (2).诗人的流派。始于 宋 人“江西诗派”。 宋 吕本中 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又有《江西诗派诗集》的编刊。 宋 刘克庄 有《江西诗派小序》。 清 李调元 《诗人主客图序》:“ 唐 张为 撰《诗人主客图》一卷,所谓主者, 白居易 、 孟云卿 、 李益 、 鲍溶 、 孟郊 、 武元衡 ,皆有标目。餘有升堂、入室、及门之殊,皆所谓客也。 宋 人诗派之説实本於此。”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吾乡 厉太鸿 与 沉归愚 ,同在浙江志舘,而诗派不合。”

  • 诗归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基本解释

    诗的指归、旨趣。 清 钱谦益 《<王贻上诗集>序》:“师心而妄者,惩创品汇诗归之流弊,眩运掉举。此牛羊之眼,但见方隅者也。”

  • 诗犯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犹诗囚。喻指苦吟的诗人。 许地山 《缀网劳蛛·无法投递之邮件》:“做个大监牢--野兽当逻卒,古树作栅栏,烟云拟桎梏,茑萝为索炼,--闲散地囚尽你这流动人愁怀的诗犯?”

  • 诗案的意思, 基本解释

    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如 宋 熙宁 九年(公元1076年), 苏轼 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史称“乌臺诗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驀地狱成诗案,幸 子由 申救,远謫 黄州 。” 清 吴廷华 《题杜文贞公小像》诗:“披图恍遇山泽癯,聊存诗案明其诬。”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毒螫百倍。”

  • 豕腹的意思及反义词, 基本解释

    猪的腹部。比喻诗文中间部分的庞杂冗长。 唐 韩愈 轩辕弥明 《石鼎联句》:“龙头缩菌蠢,豕腹涨彭亨。” 元 吴莱 《方景贤宋景濂夜坐观吴中杂诗遂及宣和博古图为赋此》:“诗宗鹤膝蜂腰体,礼象龙头豕腹图。” 清 周亮工 《哭许有介》诗:“蝇头詰曲怀人札,豕腹彭亨傲客诗。”

  • 识味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基本解释

    知味;辨味。 汉 扬雄 《法言·吾子》:“弃常珍而嗜乎异饌者,恶覩其识味也。”《晋书·苻朗载记》:“又善识味,咸酢及肉皆别所由。” 南朝 梁 刘孝威 《谢东宫赐净馔启》:“雕盘流其滋旨,宝器委其色香,足使五世长者,羞彼识味;一角仙人,耻其呪术。”

  • 识时务者爲俊杰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刘备 访世事於 司马德操 。 德操 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 伏龙 、 凤雏 。’”后以“识时务者为俊杰”谓能认清形势、了解时代潮流者,才是杰出人物。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拒间》:“识时务者为俊杰,请元帅三思。”《说唐》第四八回:“ 勣 闻识时务者为俊杰。”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三六:“要工商界朋友们往大处想,不要往小处想。识时务者为俊杰。”

*沪江在线词典为你找到33469条关于S开头的词语的信息,如不满意,敬请使用在线词典搜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