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茅的意思, qīng máo 基本解释

    (1).即菁茅。亦名香茅、苞茅、琼茅,生 湖南 及 江 淮 间,叶有三脊,其气芬香。《说郛》卷五九引 晋 张勃 《吴录》:“ 桂阳 郴县 有青茅,可染青。” 元 明本 《秋夜述古》诗:“客既无言我亦休,横眠一觉青茅席。”
    (2).《左传·僖公四年》:“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因以借指附庸对宗主国的朝贡。 明 夏完淳 《大哀赋》:“赤社隳而青茅废, 灵光 頽而茂苑倾。”

  • 句欘的意思, jù zhú 基本解释

    古代削木之器。《周礼·考工记·车人》“一宣有半谓之欘” 汉 郑玄 注:“欘,斲斤,柄长二尺。《尔雅》曰:‘句欘谓之定。’”今本《尔雅·释器》作“斪斸”。 郭璞 注:“锄属。” 陆德明 释文:“句,音劬。又音俱。”

  • 秀彻的意思, xiù chè 基本解释

    清秀明达。《世说新语·德行》“ 谢太傅 絶重 褚公 ” 刘孝标 注引 王愔 《文字志》:“ 桓彝 见其四岁时,称之曰:‘此儿风神秀彻,当继踪 王东海 。’”《晋书·王戎传》:“ 戎 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一:“﹝ 庆之 ﹞状貌白晳,丰神秀彻如仙人。”

  • 标彻的意思和发音, biāo chè 基本解释

    谓气度通达。《世说新语·德行》“ 顾荣 在 洛阳 ”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 荣 少朗俊机警,风颖标彻。”

  • 拂云帚的意思, fú yún zhǒu 竹的一种,以其纤长,故名。
  • 章彻的意思, zhāng chè 基本解释

    显著;广泛流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若艰难其身,以险危大人,而有名章彻,攻难之士,将奔走之。” 汉 徐干 《中论·审大臣》:“故君子不遇其时,则不如流俗之士声名章彻也。”

  • 情窝的意思和发音, qíng wō 情人们的住处,尤指私通的情人生活或会见的地方
  • 啰苏的意思及读音, luō sū 见“ 囉唆 ”。
  • 沈寂的意思和发音, shěn jì 基本解释

    亦作“沉寂”。1.寂寞;寂静。 唐 无名氏 《薛昭传》:“汝但服之,虽死不坏,但能大其棺广其穴,含以真玉,疎而有风,使魂不荡空,魄不沉寂。” 宋 龚昱 《乐庵语录》卷五:“天宇湛然,万籟沉寂。” 刘半农 《扬鞭集·静》:“沉寂的午夜,还是昨天午夜般的沉寂。” 凌力 《星星草》第一章一:“突然,一阵征马的长嘶划破了深夜的沉寂,仿佛在呼喊着谁。”
    (2).指消息全无。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十五篇:“在敢死队出发后,一方面作着第二天清早进城的准备,一方面静候着前线上的消息,但是,消息是沉寂的。” 沙汀 《丁跛公》:“奖券并没依照规定的日期开奖。到现在已是冬天,消息反而沉寂了。”
    (3).深沉落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 子云 沉寂,故志隐而味深。” 冰心 《去国·斯人独憔悴》:“﹝一个少年﹞学生打扮,眉目很清秀,只是神色非常的沉寂。”

  • 寂谧的意思, jì mì 基本解释

    犹寂静。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闲房寂謐,不闻人声。”

  • 蠒栗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jiǎn lì 谓小牛的角初生时状如茧和栗子。《孔子家语·郊问》:“ 孔子 曰:上帝之牛角蠒栗,必在涤三月。” 汉 焦赣 《易林·乾之旅》:“蠒栗牺牲,敬享鬼神,神嗜饮食,受福多孙。” 汉 王充 《论衡·祀义》:“圜坵之上,一蠒栗牛,粢飴大羹,不过数斛,以此食天地,天地安能饱?”参见“ 茧栗 ”。
  • 寂漻的意思, jì liáo 基本解释

    (1).同“ 寂寥 ”。寂静无声。《文选·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 刘良 注:“寂漻,虚静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悠远长怀,寂漻无声。” 颜师古 注:“言长流安静。”一说清深也。见《文选》 吕向 注。
    (2).同“ 寂寥 ”。高远。《汉书·礼乐志》:“函蒙祉福常若期,寂漻上天知厥时。”
    (3).同“ 寂寥 ”。闲静。 明 刘基 《松风阁记》一:“有自然之音,故听之可以解烦黷,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漻,逍遥大空,与造化游。”

  • 彻行的意思, chè xíng 基本解释

    指以百人为一行的队列。《国语·吴语》:“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 韦昭 注:“以百人通为一行,百行为万人,谓之方陈。”

  • 悲寂的意思及反义词, bēi jì 基本解释

    悲哀寂寞。 郁达夫 《迟桂花》:“她的柔和的笑脸上,的确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寂的表情流露在那里的样子。” 艾芜 《红艳艳的罂粟花》:“尤其是早上走出篱门的时候, 小玉 有着孤单的一个人留下的悲寂神情。”

  • 寂蔑的意思及读音, jì miè 基本解释

    (1).沉寂;声息俱无。《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以丞相録尚书事,假节”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且此人不死,要应显达为 魏 ,竟是谁乎?何其寂蔑而无闻!” 南朝 梁 沉约 《辩圣论》:“圣人盖人中之含明德尽照精粹凝玄者,或三圣并时,或千载寂蔑。”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 鄱阳 、 云安 ,道阻且长,音尘寂蔑,永以三叹。”
    (2).引申指空无。 唐 韩愈 《袁州刺史谢上表》:“臣以愚陋无堪,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宫,显荣频烦,称效寂蔑。”
    (3).冷清孤单。 南朝 宋 谢灵运 《邻里相送方山诗》:“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 唐 李白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瞻望清路尘,归来空寂蔑。”

  • 寂尔是什么意思, jì ěr 基本解释

    犹寂然。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安回徐迈,寂尔长浮。”《南史·陈纪上·武帝》:“况復经营宇宙,寧惟断鼇足之功;弘济苍生,非直凿 龙门 之险。而畴庸报德,寂尔无闻。”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李子牟》:“﹝ 李子牟 ﹞因谓朋从曰:‘吾吹笛一曲,能令万众寂尔无譁。’” 宋 梅尧臣 《甘露寺》诗:“曾非远城郭,寂尔隔嚻氛。”

  • 慧寂的意思, huì jì 基本解释

    佛教谓智慧和禅定。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读 老子 及 瞿曇氏 书,得其虚静、慧寂之説,不逆於心。”

  • 抱空窝是什么意思, bào kōng wō 基本解释

    母禽孵窝而无卵。比喻无所得。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二八:“再不然呢,我把我的新媳妇给你,假如你抱了空窝,受了骗!”参见“ 抱窝 ”。

  • 清濆的意思及读音, qīng pēn 犹清波。 唐 王昌龄 《灞桥赋》:“薄暮垂钓,平明去耘;傍连古木,远带清濆。”
  • 泉下是什么意思, quán xià 黄泉之下,指人死后所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泉下物
    ;又称“泉世”,“泉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