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幡的意思及反义词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白虎幡的意思及读音、白虎幡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duantao561于2011年12月13日添加。

读音:bái hǔ fān
注音:ㄅㄞˊ ㄏㄨˇ ㄈㄢ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有白虎图像的旗。古代用作传布朝廷政令或军令的符信。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魏 朝有青龙幡、朱雀幡、玄武幡、白虎幡、黄龙幡五,而以招四方……今 晋 朝唯用白虎幡。”《宋书·百官志》:“殿中将军……朝会宴饗,则将军戎服,直侍左右,夜开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南史·萧颖胄传》:“初, 山阳 出 南州 ,谓人曰:‘朝廷以白虎幡追我,亦不復还矣。’” 唐 避 太祖 李虎 讳,改为“白武幡”或“白兽幡”。《晋书·职官志》:“久之, 武帝 每出入, 勰 持白兽幡在乘舆左右,卤簿陈列齐肃。”《北史·封敕文传》:“ 敕文 谋於众曰:‘困兽犹鬭,而况於人。’乃以白武幡宣告贼众,若能归降,原其生命。应时降者六百餘人。”《隋书·礼仪志三》:“受降使者一人,给二马軺车一乘,白兽幡及节各一。”

英文释义:
相关汉字:
2024白虎幡是什么意思、读音信息由沪江在线词典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