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星旗的意思及反义词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十八星旗的意思及读音、十八星旗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owenqiqi于2016年3月23日添加。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晌应,各式旗帜纷呈于世。其中为民众所瞩目的,是武昌首义中的铁血十八星旗,简称“十八星旗”。长宽比例为8:5,图案由红底、黑九轮角和18颗小黄圆星组成(内9颗,外九颗呈环状分布)。铁血十八星旗,由红黄黑三色组成,红底与黑九角象征“血”与“铁”,即革命须抱铁血主义。

详细解释

黑九角代表《禹贡》中记载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内外两圈各九颗共十八颗圆星,代表关内汉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黄色,表示与满清对立之汉族炎黄子孙。 此旗只有代表汉人居住的18个行省,是因为晚清时期的革命家对革命有“上下两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复清朝的全部领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复中原十八个汉族人省份的主权,把满蒙疆藏“出卖”给列强,以换取他们对革命的支持。清朝政府直到19世纪为止只准许汉族在内地十八省居住,这十八个省是直隶(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江苏、江西、福建、四川、陕西、甘肃、贵州和云南。不允许汉族随便迁入居住的有关外的满洲(东三省)、西藏(青海)、蒙古(内外蒙)、新疆。

  当时革命党人的“野心”并不大,只想“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就是在十八个省份中恢复汉人的主权,西藏(青海)、蒙古(内外蒙)、新疆和满洲(东三省)的主权都可以放弃。

  所以后来有人认为“十八星旗”,是大汉族主义的旗帜。
英文释义:
相关汉字:
2024十八星旗是什么意思、读音信息由沪江在线词典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