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玉米奶的意思和发音

沪江在线词典网为您精选毒玉米奶的意思及读音、毒玉米奶是什么意思、反义词、近义词等信息,由15666442252于2016年3月23日添加。

读音:
注音:
基本解释:
基本解释

  三聚氰胺死而不僵 监管乏力湖北再现毒玉米奶

  日前,湖北襄樊市工商部门紧急要求排查湖北远山乳业生产的50件有毒乳酸玉米奶。检测结果表明,这批乳酸玉米奶每公斤含了4.8毫克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三聚氰胺,臭名昭著,但它偏偏死而不僵,更准确地说,也许它根本就没有死去,一直在蠢蠢欲动、伺机而出。这起问题玉米奶事件,犹如一张试纸,再次检测出了渔网般的制度漏洞。

  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三聚氰胺已凝结为国人集体的灰暗记忆,但任凭舆论口诛笔伐,它就是魂灵不死,还“常回家看看”,或者和监管部门戏耍着捉迷藏的游戏!

  三聚氰胺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三聚氰胺何时、何地出没,因为它总是出其不意地抛头露面,湖北这起三聚氰胺风波即是如此。就在人们渐渐淡忘三聚氰胺时,它重现魅影——该批乳酸玉米奶每公斤含4.8毫克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

  发现了问题玉米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找到问题玉米奶,否则它就会荼毒消费者。因此,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生产企业,都应该尽快找到购货人——根据厂家的出货记录显示,这50件产品通过一名姓周的人销到襄樊,而周某留给厂家的电话竟是空号。根据《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很显然,建立销售记录不能走形式,如果当初这家生产企业仔细核对周某的联系方式,也就不会查无此人了。

  应建立记录的不止是企业。根据中央规定,三聚氰胺销售实行实名登记——三聚氰胺从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要建立销售实名登记等制度,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试问,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哪里来的三聚氰胺?相关监管部门哪里去了?如果监管部门严密盯查,严加防范,三聚氰胺也许不会流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农业、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系统乳品质量安全异地抽检制度。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测手段,合理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重点加大对乳品中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频次。可以说,如果这一中央精神得到了有效落实,50件问题玉米奶也就不会面世更不会流入市场。

  三聚氰胺,臭名昭著,但死而不僵。更准确地说,也许它根本就没有死去,一直在蠢蠢欲动、伺机而出。这起问题玉米奶事件,犹如一张试纸,再次检测出了渔网般的制度漏洞。

  “今天,我们还能吃什么?”曾有人如此叹息,也许这是一种悲观的牢骚,但的确令人深思和感同身受。问题食品逍遥于世,凸显职能部门的监管乏力。如果监管依然脆弱,过不了多久,三聚氰胺还会冒出来。

  追踪"三聚氰胺玉米奶" 毒奶在市面流通可能性小

  内容摘要:连日来,湖北襄樊市工商部门追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玉米奶的事件,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截至11月21日,湘潭市和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结果显示,“远山乳业”使用的青海“东垣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达每公斤68毫克。

  

  毒奶生产厂家位于湖南省湘潭

  连日来,湖北襄樊市工商部门追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三聚氰胺严重超标玉米奶的事件,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但监管部门调查发现,这批“勾兑”了青海“东垣奶粉”的问题玉米奶产于湖南湘潭。监管部门说,“问题奶”历经市场消化、退货销毁、紧急召回封存,依然藏身商店货架的可能性很小。湖南省和湘潭市,也对湘潭“远山乳业”和奶粉供应商采取了执法行动。

  襄樊追查“湖北远山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乳酸玉米奶之时,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城郊紧靠京珠高速公路的湘潭市远山乳业有限公司风波骤起。21日夜,记者在这家原本主产花生奶等植物蛋白饮料的企业偌大的厂区看到,生产车间、原料仓库等漆黑一片。厂里留守人员说,工人们已经放假回家,而包括中层管理人员在内的一批企业负责人,如今都在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接受调查。

  追查

  疾控部门:

  原料奶粉三聚氰胺每公斤68毫克

  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李洪卫、副局长陈伟华在办公室告诉新华社记者,连日来的调查,湘潭“问题玉米奶”的来龙去脉已经基本查清。

  据了解,今年5月至6月,“远山乳业”一新聘技术人员提出按照新配方生产“远山牌”乳酸玉米奶。这种饮品除了需要玉米原浆等原料,还需要按照千分之二左右的比例添加奶粉调整口感。为此,公司从其长期合作伙伴长沙高桥大市场宇翔食品添加剂商行购进了一袋25公斤装青海“东垣奶粉”(批号20100513),外加2公斤“东垣乳粉”散装样品。先后配制、分销乳酸玉米奶309件(规格500毫升/瓶,每件15瓶)。

  11月7日,湖南省疾控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调查中,在企业主动送检的样品中,查出有玉米奶三聚氰胺超标。

  截至11月21日,湘潭市和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结果显示,“远山乳业”使用的青海“东垣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严重超标,达每公斤68毫克。但目前封存的6月1日、15日两批乳酸玉米奶,尚未检出三聚氰胺成分。考虑到“远山乳业”同期还使用了部分鲜奶作为原料加工玉米奶,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22日决定将手中封存的所有玉米奶逐箱检验。

  质监部门:

  问题可能出在灭菌温度控制不当

  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说,“远山牌”乳酸玉米奶可能在生产环节灭菌温度控制不当。各种调查反馈信息显示,这批货在今年9月30日前因为各种质量问题经销商退货达到192件。11月8日监管部门开始采取行动后,企业派车分赴湖南、湖北等各地,收回了59件零6瓶,其余的销售给了个人或者在经销商手上被就地销毁。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远山牌”乳酸玉米奶仍在市面上流通的可能性很小。

  “远山乳业”:

  先是“不知情”后又刻意隐瞒

  考虑到青海“东垣奶粉”三聚氰胺问题东窗事发是在今年7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调查认为,“远山乳业”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酸玉米奶。而在7月8日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全市排查青海问题奶粉时,“远山乳业”生产现场负责人面对上门调查的执法人员,签字画押称企业没有使用奶粉作为原料生产饮料。但随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厂房一角发现剩余的21公斤“东垣奶粉”,“远山乳业”隐瞒违规之嫌浮出水面。

  “问题玉米奶”事件发生后,湖南省和湘潭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迅速采取措施。李洪卫介绍,从湖南省疾控中心11月7日通报“问题玉米奶”线索开始,湖南省和湘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对“远山乳业”展开了联合调查,迅速责令其停产整顿、召回问题产品和原料、暂扣生产许可证和要求其管理人员配合上级做好调查等处理。

  戴湘等人认为,从公司自行调查过程看来,问题产品产生的关键在于采购环节事前检验过程。此外,停止使用问题奶粉后,负责原料采购的工作人员对退货过程信息反馈严重滞后,也使公司丧失了处理问题的有利时机。

  三聚氰胺为何“阴魂不散”?

  有业内人士坦言,奶制品合格证造假非常容易

  幕后

  国家惩办三聚氰胺毒奶可谓采取雷霆手段,但“问题乳品”为何就是“阴魂不散”?

  事实上,这事件暴露出的我国“涉乳”食品业的多重困境:在原料控制、合格证管理、品质检验等环节进退失据的尴尬。

  困境一:

  原料控制进退失据

  “远山乳业”20多年前办奶牛场起家,在湖南等地有一定口碑。但多年的经营实践证明,中小奶制品企业自己建设奶源基地,存在散养奶牛难以控制乳品质量,旺季合同难以兑现,淡季牛奶容易出现滞销等诸多问题,在没有外部补贴的情况下稍不留神就会发生亏损。在此情况下,公司步步“转型”,如今已经基本不生产含乳饮品。与农户签约养殖的几百头奶牛,收购的牛奶主要提供给一家大企业做原料。

  但即使企业与奶源脱钩,却仍面临新的“风险陷阱”:三聚氰胺事件后,企业和个人都将奶粉采购目标转向进口奶粉,导致一些“洋奶”供应难以保证,往往在签订单、付定金后5至7天才能到货,在长期合约履行过程中还经常出现断货,中小企业没有能力与上游口岸批发商签订大订单,只好将采购目标转向国内。而国内原料奶粉供应同样分出“三六九等”,中小企业订货量小、出价低、需求波动大,只能与低端奶粉生产企业打交道,在此过程中,质量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自然升高。

  困境二:

  恶性竞争导致畸形成本控制

  此次“远山乳业”采购的“问题奶粉”,价格约每公斤20元。而采用大品牌奶粉甚至进口奶粉,价格为每公斤30至35元。湘潭有关人士坦言,生产含乳饮品的中小企业,面对的廉价饮品市场,产品本身门槛低、附加值低,在这种氛围下与多如牛毛的同行恶性竞争,使用大品牌奶粉和杂牌奶粉,小批量试制成本差异只有几百元。但一旦形成大批量,成本差距就会成千累万。企业成本控制,自然锱铢必较,进而导致中小乳品企业质量风险高发。

  困境三:

  “索证”形同“风险博弈”

  在湘潭“问题玉米奶”事件中,宇翔食品添加剂商行和远山乳业,都信赖奶粉生产者提供的一纸“质监部门检验合格报告”。但据湘潭市和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查证,这一合格证涉嫌伪造。但原料批发和生产企业难辨真伪,以讹传讹导致“问题奶粉”最终成了食品生产的原料。有企业界人士坦言,当前我国奶制品管理强调“索证”。但合格证造假非常容易。特别是某些进口奶粉,经销商能够向采购企业提供的“身份证明”,只是模模糊糊的海关检验手续“传真件的复印件”,下游企业凭此采购,一旦踩中“地雷”,只能自认倒霉。

  此外,“三聚氰胺”事件频频发生后,国家出台政策要求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配备三聚氰胺检验设备,配置专业检验人员。在湖南,有“涉乳”企业对增加40多万元设备等投入望而却步,希望能够通过委托送检来控制原料和产品质量。但现实中基层检验机构作为事业单位,扩大检验队伍、提升检验水平、改善技术装备,国家只投入少量资金,绝大多数要靠这些单位从检验收费中获得的收益来加以解决。如添置一台检验食品添加剂的设备,一次性购置费用达80多万元,还得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购买试剂等,国家能够解决的资金只有20多万元,“人头经费”每年也只有1万多元。这些检验机构检验周期长,企业“等不起”;一些指标检不出,送检者交了钱、拿了检验报告,心中还是没有底。

英文释义:
相关汉字:
2024毒玉米奶是什么意思、读音信息由沪江在线词典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