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院2009级各专业教学计划安排,通信管理系精心组织圆满完成了2012届营销专业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学院的总体要求,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通信管理系于2012年3月1日—2012年6月20日,组织进行了2012届毕业生市场营销专业共119名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
首先,成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的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由营销和管理教研室负责具体的指导工作。教研室根据学生的数量和专业分配了相应的指导教师,并安排学生与各自的指导教师见面。此次共有10 名教师担任了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组织指导参与顶岗实习学生共119 名。
其次,召开动员大会。按照学院教务处印发的 2012 届毕业生顶岗实习安排表及要求,在 2012年寒假前系里就组织召开了毕业生顶岗实习动员大会,宣传顶岗实习的重要性,进行总体部署安排,提出明确要求。
第三,落实实习单位。根据营销专业的特点,本次顶岗实习单位采取以学生自找与系里协助相结合的方式,采取集中加分散办法,119名学生都及时顺利地找到了实习单位,从3月1日开始,所有学生均进入顶岗实习状态,到 6月20日结束,历时近4个月。
第四,扎实指导实习。方式多样:在实习期间,各位指导教师和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电话、E-mail电子邮件、利用QQ群、手机短信、亲自查访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切实有效的跟踪指导,并通过最终的考核、总结交流完成顶岗实习全部任务,取得了效果良好。
重点突出:加大校外巡查指导、校外授课监控力度。尤其是 6月上旬至中旬顶岗实习进入结束阶段,在系里的统一要求和布置下,营销和管理教研室又统一组织了一次指导教师查访工作,指导教师分别选择有代表性(好和差)的同学,到实习单位与其本人及实习单位相关负责人见面,征求学生个人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征求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表现评价及对我院经管类专业建设的建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习期间,系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也组织了两次监督检查。
6月15日,顶岗实习学生按要求上交实习日志、总结等实证材料。 6月18 日指导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评定,随后由教研室汇总、系里核定并将结果上报教务处。至此,2009级毕业生营销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圆满结束。
第五,数据显示实效。实施学生企业顶岗实习要利用社会资源,操作有难度,工作很辛苦,但成效也显著。2009级实习单位数35个,其中:协议单位10家、非协议单位25家。
1. 岗位类型及人数分布:通信类企业营销人员92人,占全系实习人数比例达到77.3%;其他类企业营销人员27人,占全系实习人数比例达到22.7%。
2. 联系方式统计:学校联系实习单位75人,占63%。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44人,占37%;
3. 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学生总体评价及典型事迹。此次顶岗实习,实习企业等单位对我系07级本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整体评价良好,涌现出一批优秀实习生,通过系上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期间检查,实习日记、实习总结等方面综合考核,评出12名优秀实习生进行了表彰奖励。
二、几点体会
1.加深了我们对顶岗实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得到提高,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毕业顶岗实习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它是对学生几年专业学习的一次最真实的检验,也是对我们几年专业教育教学过程的最有效的检验,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否合格、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通过顶岗实习基本上就能够得出答案;它又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必不可少的前奏,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把几年学习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应用到工作实境中去,为毕业后正式走入职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很多学生由于表现出色在实习阶段就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顺利地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其中更有些学生由于在实习期间表现突出而获得了职位的晋升,这是我们一开始没有预料到的,顶岗实习过程中实现了预就业。
2.增强了我们对办好市场营销专业的信心。通过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尤其是通过到实习单位的走访,我们获得了这样的信息:只要我们培养的学生合格,社会是有很大的需求的。
3.获取了对于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新信息。教师参与了工学结合的顶岗实习工作,提高了对教改的认识,增强了赴企业锻炼的自觉性。10名指导教师参与了实习指导,我们的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整体良好,其中更有许多佼佼者,证明了我们在专业建设方面已经做出的努力是正确的,许多课程的开设完全符合市场的要求。在走访中,企业专家建议,专业建设与改革不能只是着眼于或倾向于纯技能的培养,更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有益于我们进一步进行专业建设与改革,加强对学生可转移、可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更强。
专业建设:与企业的密切接触对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目前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经多次研讨和修订更加贴近企业需求,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准就业岗位,职业教育特色比较明显,经过修订的人才培养模式先进超前。
4.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校企合作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与支持,促进了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品牌形象的进一步提升,也为企业挑选到优秀的毕业生,达到了多赢之目的。
5.实现了学生学有所长,教师教有所教。顶岗实习通过实践学生在实习中,从看热闹到看门道,从旁观者到帮手,从帮手到人手,再从人手到准高技能人才,这是最大的成效。在实习中,学生激发出学习热情,改变了学风。用十六个字“学会尊重、懂得感恩、愿意服从、选择坚忍”来总结,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工作的责任、对人性的感悟都变得更加深刻。
教师方面:由于学生在企业实习,教师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对企业的需求,尤其是学生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多数教师都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更贴近企业岗位需求,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注重提高教学效果,更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存在问题
2009级学生顶岗实习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存在认识偏差、选点困难、跟踪松散、管理莫及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我们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管理方面
1.顶岗实习企业接纳存在较大困难,实习期间多岗位轮换的理想状态还有距离。我们的愿望是营销专业固定若干企业,建成技术岗位搭配合理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2.为顶岗实习企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较少,尚需挖掘合作的内涵,丰富校企合作内容,为持续合作奠定基础。
3.顶岗实习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细则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特别要明确实习期间的安全责任问题,解决分散难管问题以及指导教师与班主任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双重管理问题。系上综合管理,宏观检查学生实习教师指导也有一定的困难。
4.需要解决实习中最常见最突出的问题是:仍然有少数学生不遵守考勤纪律、随意换单位,学生家长的参与程度低或干预程度大,个别指导教师与企业、学生、家长四方沟通不够及时等,因此,必须建立顶岗实习的四方协调机制。
(二)教师方面
1.学校指导老师:因教师的不足,加之,学生顶岗实习分散,检查一圈费时费事,对深入扎实指导顶岗实习带来困难。
2.企业指导老师:因工作比较忙,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不重视,疏于指导,有些出于秘密,不愿意学生接触。
(三)学生方面
1.部分学生吃苦精神较差。很多学生在顶岗实习单位工作任务重,经常加班加点,每天工作时间都在8-11小时,一个星期下来,也只能休息半天到一天,学生们体力消耗与在学校相比要多出很多倍,但是报酬很低,请假休息得不到批准。工作辛苦是导致部分学生经常换岗的重要原因。
2.部分学生适应能力较差。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顶岗实习单位的一名实习生,需要学生转变观念,要求学生主动适应企业的要求,因为这是工作,是生活,不是在学校。而有的同学正是缺乏这种观念的切换,不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不明白高职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 对专业期望值较高, 认为所学专业同实习企业不搭边, 因此不能尽快适应企业工作方面的要求,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无形中就拉开了同企业的“距离”,这是顶岗实习中遇到的又一问题。
3.部分学生沟通能力欠缺。经管类专业的工作岗位就要求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工作中抱怨学不到东西,很累,觉得单位很复杂,人际交往很困难。实质上,这些都是缺乏必要沟通能力的具体表现。从学校到企业,工作、生活环境变了,要适应环境,适应工作要求,就离不开沟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习中提高工作效果,方便工作,与实习单位同事融合在一起的基础。
四、改进措施
1.要加强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许多时候,我们可能容易培养一个具备了很高技能的人,但不一定就等于培养了一个合格的成功的人才,加强对学生关键性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当成为今后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侧重点,其中像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尤显重要。
2.要进一步强化职业认知教育。职业意识的培养在专业教育阶段非常重要,一些学生实习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或困惑,根源在于对其即将从事的职业还没有全面的、正确的认知,以至于出现不适应症。但职业认知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的一两次到企业进行所谓的参观,要进行系统地教育,通过专门的课程、日常的教学活动和学生活动等多种形式养成,全员全方位参与。
3.要创新实习指导的形式。在稳定提高巡查指导覆盖率,校外现场授课率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开展指导。专业导师要加大与企业导师沟通力度,确保能够及时获取学生实习最新状况。
通过以上总结,我们认为本专业2009级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组织严密、过程完整、结果圆满,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同时,我们也认为:学生顶岗实习成功的根本是领导重视,动力是学生正态,前提是企业支持,关键是精心组织,保证是规范管理。总之,只要我们充分发挥好学校和企业作用,发挥好教师、学生、企业人员和学生家长的作用努力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计划任务到位、指导管理到位、考核检查到位、总结交流到位,我们今后的毕业生顶岗实习工作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