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间普遍存在“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由1996年设立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并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所开启的十余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表明,渐进式改革是中国货币政策当局的基本思路。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表明上述进程进入加速推进的阶段。2012、2013年中国货币政策当局先后宣布扩大存款利率上浮空间至10%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旨在探求渐进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变化以及风险管理的改进方向。
 
  一.渐进式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如上所述,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已进入不可逆的区间,各商业银行正在通过产品创新和管理改进以对自身资产负债表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种调整必然围绕同一个主轴来进行,即扩大利润来源和规避利率风险。国际经验表明,任何调整既会同时影响资产负债表的两个方向,也会因所调整业务属性的不同而分别对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产生影响,如银行账户项下的同业业务、资产证券化等资产负债类业务,以及交易账户项下理财和资产管理业务、市场化融资(CD发行)业务等中间业务,而这也将对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不同的要求。
 
  •   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重构
 
  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来看,与利率市场化过程相伴的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普遍重构,这种重构直接缘于损益表的变化并伴随着利率风险暴露的增加。传统上,存贷利差是银行损益表的主要项目,但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存贷款利率会发生显著变化,净息差也会因此发生反复调整,这将对银行损益的稳定性产生持续性影响,而资产负债表的重构则是银行家试图熨平这种波动的基本思路。上世纪70年代美国市场利率持续攀升,FDIC银行存款平均利率从2.39%上升至6.92%,但贷款平均利率却从7.37%上升至13.21%,得益于存款利率的管制,银行净息差大幅扩大。80年代初利率上升趋势终结并伴之以市场化进程的加速,银行存款利率的双向波动特征显著增强。相应地,银行净息差也先后经历了从1971年的3.72%下降至1975年的3.31%再逐步反弹至1990年的3.95%的弹性通道。
 
  一是资产结构变化显著。数据表明,在上述时间区间内,美国商业银行的房地产抵押类资产和普通工商企业贷款的比重出现此消彼长的态势,即由各占40%调整为分别占70%和20%。信贷成本的上升令银行的利率风险偏好有所提高,贷款组合发生巨大变化。
 
  二是主动负债增加明显。数据分析还表明,美国银行业拆借资金占负债总额的比重有所上升。传统存款成本的高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并使得银行对被动负债的依赖程度日益减轻,通过主动调整负债结构,银行市场化定价负债的来源显著增加。
 
  三是表外资产增长迅猛。同期,美国商业银行的表内外资产比例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近30年里缩小了55%。净息差的收窄令银行不得不通过发展中间业务、增加表外资产规模等提高非利息收入及其比重,以消弭利率波动对银行盈利的不利影响。
 
  中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同样伴随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重构,国际同业的经验正在逐步得到验证。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银行资产负债的市场化定价范围明显扩大,不同账户项下的资产和负债更多地暴露在利率风险之下。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正在加速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型银行业务,包括理财业务和同业业务在内的类似业务的规模膨胀已经成为银行资产负债表重构的表象之一。银行业务的创新发展在为利率风险管理提供新手段的同时,也增大了利率风险的管理难度,利率风险的跨账户转移变得更为普遍。
 
  •   跨账户业务变化和利率风险转移
 
  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是典型的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业务,在中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创新频次也相对最高,因此这两类业务的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商业银行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业务间的整体变化特点,而业务特性及其所依托的业务流程的改变也将使得利率风险暴露在账户间的转移更为直接。
 
  创新型同业业务的业务种类和交易方式相对较多,但从资产负债表上看都可以归结为存放、拆放和(逆)回购三类基础型利率业务。通过将票据、证券化资产和受益权信托等引入同业业务的链条,传统的利率资产在商业银行等不同金融机构间的流转速度得以提高,而同业代付等业务的出现更是在无形中促成了金融机构间的报价市场。在该场外市场中,创新型同业业务所呈现的竞价和套利特征令其更多地具有了交易账户业务的属性,特别是金融机构跳脱基础资产进行业务报价的过程进一步加强了业务的交易性质。商业银行在获得可观收益的同时,也扩大了利率风险的隐蔽性敞口,尤其是抵质押不到位等质量良莠不齐的中小金融机构资产和现金流难以完全覆盖的受益权信托等极易造成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向利率风险的转移,反过来市场利率的波动也会影响基础资产的价格,甚至影响抵质押物的价值实现。
 
  创新型的理财业务大部分属于银行表外业务,在产品持续或滚动发行的基础上,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运作得以实现。虽然创新型理财产品的资产运作形式较为丰富,但为了保证产品的最终收益兑付,其大多对接风险补偿较高的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非标准化资产。这些资产普遍缺乏公开市场报价、盯市估值能力和流动性支持,是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表外化。大量非标准化资产向理财产品资产池的注入异化了理财业务的交易账户属性,并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表内资产负债的运作功能,成为商业银行规避监管政策和调整监管指标的主要通道;而资产负债无法实现准确对应更凸显了业务的银行账户特征,产品发行或资金回流一旦出现问题必然形成市场连锁反应,在未能实现充分的表内外风险隔离的情况下,表内利率风险敞口也将随之放大。
 
  中国监管当局近期针对上述业务陆续出台相关规定予以规范,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腾挪余地较小或运作能力不足极易扩大现金流错配及其重定价敞口,在这种情况下,创新型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的融合态势日益加强,换言之,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之间的利率风险进一步交互。一方面,通过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代持、同业拆存等方式,同业业务能够为理财业务提供相对较为稳定的现金流保障,在市场利率出现波动的情况下,有助于缓解资金缺口;但若市场出现持续性不利波动,上述业务对接也将导致银行同业间的系统性风险,使得利率风险敞口无法缓释。另一方面,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资产“互买”和搭桥,非标准化资产能够从理财业务端转出,并纳入同业业务的范畴,这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能够规避相关指标限额的管控要求,在资产主体的信用和流动性状况出现异常变化时,有助于盘活存量资产,减少风险暴露;但若上述操作同时伴随回购承诺或仅以通道方式实现,相关风险无法实现实质性转移,银行利率风险敞口也难以发生变化。
 
  总的来看,无论是业务模式和交易机制的改进,还是监管政策和业务策略的调整,都是银行市场微观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利率等市场价格的波动紧密相关,“6﹒20钱荒事件”就是这种风险逻辑的集中体现。因而,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业务的贯通观察,有助于充分把握因资产负债表重构而形成的利率风险交互特征,并采取包括对冲等在内的更为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