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理财?
 
在很多人过往的观念里"理财=买点理财产品",只关注产品期限和利率,然后做好迎来送往就好。
 
而当发现比之前收益高的理财产品时,就会移情别恋了……
 
经常有大爷,为了年化收益多0.2%,骑着自行车,穿梭于银行聚集之地。
 
10万块,满打满算一年也就差200块,要是有几次接不上,还可能少几十块。大热天里,和老伙计们喝喝茶、谈谈养生、玩玩象棋、去广场上逗逗大妈,跟此相比到底哪个更值得?
 
人们对收益率的要求是没有上限的,但是俗话说:跟什么过不去也别和钱过不去,多少收益率合适,除了看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之外,更应该考虑的是钱的风险承受能力。
 
这笔钱拿来做什么?
 
钱是什么?它是商品交换的产物。钱本身并不值钱,拿着这些纸交换到自己想到的东西才有意义。所以在投资的时候,你担心的并不是亏钱,而是担心钱买不到本来能买到的东西。看看下面两个例子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第一个例子:
 
假如说你想通过你拥有的100万炒股买现价200万的房子,结果是你亏成了70万,就在你没脸回去照镜子的时候,更没想到的事情以一种无厘头的形式发生了—你看中的房子跌到了50万!除了能全款入手,还能再取个媳妇儿呢! 
这种情况虽然在计划之外,但毕竟你用你手中的纸币换来了一套新房!这就是收获和胜利!
 
第二个例子:
 
如果是另一种情况,当你炒股炒到200万的时候,发现房价已经涨到600万……是不是犹如晴天霹雳?
 
 
事情都很狗血,但本身就是这样的道理,单纯的账面数字并没有意义,终究要花出去才有意义。
 
《大学》里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最后的重点落在一个“用”字上。
 
赚钱和花钱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有花不完的钱。
 
脱离了理财目标的收益率是没有意义的
 
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想要什么东西,然后这个东西大概需要多少钱,并且提前准备好!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能保证钱足够花,或者说我们就有花不完的钱了呢?
 
比如,你现在有10万块钱,你想买辆车,但发现10万块并买不到自己想要的车,于是你打算拿这10万块钱理财,并给自己设定了3年换车计划,3年后,你想至少要换辆20万的车。
 
这样算一下,你对每年收益率的要求至少得25%以上……按着这个收益率比对一下,理财产品肯定第一个就阵亡了,因为按照这个品种的收益率,3年后差不多10万变11万,为了1万块钱要晚享受三年,这买卖估计你不干!
 
对比一下,能达到这个收益率的只能是股票或股票型基金这类的风险投资了。但是股票和基金有风险啊!万一3年后10万块变8万块了呢?
 
过去10年,任意一天进场股票市场,持有3年以上的亏损概率只有9%,如果觉得值得参与一下,大不了现在的车再坚持两年。
 
可如果三年后你只想买辆15万的车,收益率能达到15%就可以了,在股票基金这种较高风险理财的基础上,再搭配一点稳健理财,就能可靠降低风险系数。
 
可如果要是3年后想买辆200万的车,那么拿10万块买彩票吧。
 
所以,买车的这笔钱,其实是一笔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钱。
 
有风险承受能力高的钱
就有风险承受能力低的钱
 
就拿养老钱来说,因为谁也不是一辈子的挣钱机器,现在多赚点,还不是为了以后花的安稳?
 
让钱源源不断才是重点
 
有一次,一位朋友在银行的账户上放着2000万说养老专用款,准备55岁开始提前享受,每月开销10万元。
 
那么2000÷(12X10)≈16,每月10万,不算通胀大概够他花16年的,也就是到71岁。但是71岁之后的事情就无法确定了。
 
所以说,养老之钱不在多,在乎于年年有余。
 
2000万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年都有10万花。
 
这是一个解决未来现金流的问题,就意味着,这笔钱的收益对大侠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而怎么让这笔钱源源不断的花不完才是重点。所以解决方案就不是提高收益率,而是通过一份年金合同把未来的现金流确定下来。钱没有变化,但存在的形式变了,就能更好的解决养老的后顾之忧。
 
一辈子必须要花的大钱,无非就是住房、教育金、养老金和医药费。如果能把这几样未来需要的时候有这些钱。个人感觉就算是实现一大半的财务自由了。
 
打个比方,您现在准备了20万给孩子5年后上大学用,按理说是绰绰有余。但万一股市气贯长虹,您忍不住把这20万放到了股市里……谁知道5年后还够不够?
 
 
理财是为了花钱
 
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能印证“理财是为了花钱”这件事。就是我们国家的老百姓爱存钱,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储蓄率将近50%,美国则不足5%,日本更是低至0%。我们存钱是为了什么呢?很多人的回答就是以防万一,所以这些钱不敢投资,也不敢消费。
 
当有人对你说:“您有些资金的规划需要长期一点”时,大部分人的都会说:“我不要长期的”、“我不能长期投资”。其实恰恰相反,有时做长期的规划,其实是为了解放你的储蓄。比如每年几千元的保费计划,就能让你为医院准备的50万拿出来为养老做更好的准备。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没有必要纠结理财产品此起彼伏的0.2%的价差,更没有必要一味追求脱离目标的高收益。不如算算自己以后要在哪些地方花钱、准备花多少钱,还差多少钱,然后列个目标,走好自己的理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