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体验”是这种全新学习模式的中心点。于此,教师不应将学生仅局限在理论知识中,还需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情感、行为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塑造与培养。那么,下文就是沪江小编浅议农村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方法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状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农村地区物质经济相对贫乏,所处地理位置普遍较为偏远,所以小学生很难获取丰富的课外书资源,因而阅读量受到了较大限制。在农村地区,计算机普及率也很低,在当今这个网络飞速发展、占领信息世界的时代,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农村小学生对国家与世界的认知。

  而旅游更是众多农村小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其日常游玩活动多局限于当地村镇,很难看到“外面的世界”,故而农村小学生在视野上相对狭窄,亟需拓展。与此同时,部分乡村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填鸭式”教学,多由教师单方面输出知识,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练习以及“生生”、“师生”之间交流协作的机会较少。

  二、注重真实体验

  此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为学生创造特定的情境,使其置身其中,引导其亲自去体验、感受,可从以下两个层面来实现。

  (一)亲身体验

  例如,一年级小学生需背诵的《咏鹅》,教师可利用农村地区多养殖鹅的便利条件,请学生们共同观察鹅在水中的动态,使真实情景与文本动静结合、相辅相成。令学生更直观的去理解文章内容与意境,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真“心”体验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面对部分文学作品,教师无力创造真实的物质、时代、地理环境等条件进行教学时,可以设立相应情境、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用心想象与感受。举例来说,在讲授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将自己代入文中角色,令其在心理层面与人物尽量同步,将情感、思维与同理心倾注其中,与人物共同去体验与感悟,从而达到人、文相融的效果,这样可以令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同时又可以透过他人的人生,积累自己的经验。

  效果最佳的便是将两种体验相结合,同时需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的个人体验与感悟做到总体的把控,当其出现严重偏差时,要给予恰当的指导与帮助。

  三、互动式体验

  在此方法下,教师作为引导者,给予学生大量当堂与课后时间,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使之共同学习与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或请学生共同完成课本剧的前期准备、角色分工、排练与正式演出,例如小学二年级的课文《风娃娃》,其中的人物、内容、情景、道具等都适宜课本剧的表演。于此还可锻炼学生如背诵、表演、组织、独立完成任务、团队协作等相关能力,在亲力亲为、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理解、收获知识。

  四、通过朗诵深化体验

  朗诵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反复、流利的朗诵,不仅可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可使其神奇地领悟文章深层的“韵致”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部分,正如俗语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例如,小学二年级课文《难忘的一天》中“邓爷爷来啦!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向我走来。我连忙敬了个礼,说‘邓爷爷,您好!’邓爷爷高兴地点点头,紧紧握住了我的手。看着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我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就平静了下来。”可通过教师的引读或学生的领读,助其体验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

  总之,小学语文体验式学习对教师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由于农村地区部分客观条件的限制,更成为对乡村教师的一种考验,因而更需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能力与素养,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情感与生活代入语文学习中,利用有限的条件,看到无限的世界,令其在体验式学习中不断进步与成长,以上沪江小编分享的方法可助其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