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大学,已有105年办学历史。 1. 学校发展 学校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百年薪火相传,独树一帜的优秀办学传统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伴随工程教育的时代要求,学校在国内最早设立系统工程学科,并交叉融合工学特点建设管理学科,系统管理的特色优势为全国公认。学校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培育建设新兴交叉学科,发展了光通信及集成光电子技术、微纳制造与新材料、生物医学工程、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技术、虚拟制造技术等前沿领域。2003年,学校抓住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和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的机遇,从文化产业和健康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积极培育和建设相关新兴特色学科。 2.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含双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组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各类专家20余人。学校设有18个学院、1个教学部,30个研究所,12个研究中心和3个研究院。学校现有学生226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5600余人。2011年在校留学生1000余人。 3. 学科建设 学校根据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学科专业建设,现有59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领域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及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工程管理、国际商务、翻译专业学位授予权。 4. 科研实力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光学仪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一大批省(市)部级学科创新研发平台(基地)。学校拥有“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现代出版印刷实验中心”和“能源动力工程实验中心”三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平台(基地)。学校以科研促教学和以科研服务社会,科研项目包括“973”基础研究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重点项目及省部级科研攻关项目,发表《Nature》等高水平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等科研成果硕果累累。在2011年全国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中,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第六名的总成绩被评价为A类(优秀),园区现集聚了一批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研发机构和企业,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搭建了平台。 5. 合作交流 学校发扬中西合璧、海纳百川的办学传统,在最近20多年间,广泛参与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多个国家的70余所大学建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大学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与10多个国家的20多所大学建立了学历、学位、学分互认机制,促进学生海外学习和学术交流。
香港理工大学是由香港官立高级工业学院演变而来,成立于1937年,校区旧址位于湾仔活道。香港理工大学接受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学生。而如今,香港理工大学迁址到红磡,其综合实力在国际上也越来越强。 香港理工大学(简称理大)是一所既充满活力又拥有骄人历史及卓越成绩的大学。理大位于红磡海底隧道毗邻,占地约九万三千五百平方米。过去十年间,理大经历了大规模迅速的扩展。理大现为全港学生人数最多的教资会资助大学,提供的课程均能切合社会各界的需求。 理大锐意培育既拥有专业知识和独立思考,又具备良好沟通技巧及广阔视野的毕业生。此外,理大又推行学分制,让学生可在选择学科和学习进度方面更具灵活性。理大多年来已培育了超过二十五万名莘莘学子。这些毕业生在社会不同阶层担当独特的角色,以其知识才能回馈社会,为香港经济发展尽一份力。 2015泰晤士报全球年轻大学排名,香港理工大学排名23位,QS全球大学在工程及科技领域排名中,香港理工大学异军突起,排名第76位,香港地区排名第三位。 香港理工大学作为世界上一流的大学,校内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教学及科研设备,师资队伍强大,老师来自世界各地,其综合教育水平也得到世界的认可。除了这些,因为香港的历史原因,香港大部分学校都是采用英文教学,当然,香港理工大学也不例外。因为具有这些优势,也使香港理工大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
青岛理工大学(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学科特色鲜明,理、工、经、管、文、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的省属重点大学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 青岛理工大学文化传统 校训:求实,创新,严谨,勤奋 校徽设计者:青岛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王晖、张耀辉 1.该标志整体造型以“四羊方尊”为基础,融合传统器物“鼎”的造型特 征和装饰纹样,以“青岛理工”四字小篆形态变化而成,体现“青岛理工大学”尊重传统和历史的优良校风。 2.“鼎”本为盛器,后演变为国家
成都理工大学大一新生报到的时间是9月5号到9月6号,不要提前到校,提前到校的人食宿方面需要自理,需要携带的材料有录取通知书,还需要携带相关的身份证件。 收费的项目还有标准学费,住宿费用的收费标准都是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定来收取的,教材费用,每一个人需要缴纳九百元,由学校统一收取,教材费用是预先收取的,学年末的时候结算多退少补军训的服装费用需要统一着装,所以,大一新生的军训服装费用,每一个人是85元,由学校统一来收取,体检复查费用,入学的新生,必理工大学大须要进行体检复查,体检的项目包括内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血常规的检测等等,每一个新生是100元,由学校统一收取。 基本的医疗保险费用,这个收费的标准是按照
昆明理工大学考博士的初试阶段的具体的时间应该以准考证的通知时间为准,准考证应该要在考试之前的十天登陆到昆明理工大学网站招生的信息栏,进行下载和打印,学校是不会寄发的,初试考试阶段的地点由学校研招办统一安排。 昆明理工大学考博的科目为三门,英语和两门业务课,业务课考试包含的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每一门考试的课程的时间都是三个小时,满分是100分,考试的方式都是笔试。 应试考生需要按照昆明理工大学公布的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规定的考试科目来准备考试,如果业务课有选考科目的,应该要注明选择选考科目的代码和名称,不选的话,就会有学校的研招办来指定。 初试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英语和专业基础课科目的代码是二字头开头,考试的时间会安理工大学排在初试阶段进行,这个成绩作为进入复试的一个依据,专业课就是代码为三字开头的科目,考试的时间会安排在复试的阶段进行,三门课的成绩统一都计为初试的成绩。
在对考研学生进行日常辅导过程中,有部分同学问到香港理工大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实际上专业设置情况对学
华北理工大学(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华北理工,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前身是河北联合大学,由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组建而成。 想要报考该校研究生的同学,一起来了解下2016年该校的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吧。 年份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总分 政治/科目一 外语/科目二 科目三 科目四 2016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 265 36 36 54 54 2016 附属医院 儿科学 295 41 41 123 —— 2016 矿业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 265 34 34 51 51 2016 心理学院 (专业硕士
学院。 成都地质勘探学院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组建成都理工大学(合并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有色金属地质职工大学)。学校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2000年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以理工为主,以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以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任职资格审批权,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
已经结束了。 但是很幸运的是我又调剂到了广州的另一所211院校,名额不多,好在我的初试分数比较高,所以很幸运地被通知可以去他们学校参加复试,比较戏剧性的是,当时接到电话通知复试时我正在广州高铁站候车,正准备打道回府找工作,接到电话的我立马在开车之前把票给退了,感觉真的是被上天眷顾了。 虽然复试过程比较艰辛,经历了一系列的起起伏伏,心情的大起大落,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更多的是感恩,感谢在复试上给我帮助的各位,提供经验的学长、互相打气的同伴、给予指导的导师、在我落选华工时不断安慰我的朋友和闺蜜,以及调剂过程中给我帮助、帮忙打听消息的朋友和长辈们,这些人的努力都使我在这段经历中更加坚强和大家分享的是华南理工大学乐观。 最后,沪江小编希望大家都能顺利考上,毕竟在备考过程中付出了多少,放弃了多少都是清楚的,整个过程的孤独、苦闷和压抑也深有体会。坚持到最后会发现,一切都会不一样,大家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