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r:你会帮我追落下的风筝吗?  Hassen: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  《追风筝的人》一部改编于美国的阿富汗作者卡勒得?胡塞尼的同名小说的电影。诚实坦荡的文字,百转千回的命运,不由自主地回望斑驳的逃亡路。是因为喜欢这本书,带着期待选择了这部电影。但是,当电影里不同的主人公前后两次说出这句经典台词时,微微感动之外却再也找不到那些印证的悲伤。不得不承认,和原著相比,这部电影将二十六年,这样漫长的时间,浓缩在两个小时零七分钟里,如此平淡,已去的动荡,越愈明显的距离,缺少了些什么。是时间的跨度,让我们不适,是那个遥远的国家,让我们陌生,还是好莱坞的美国式概念不适合阿富汗的深沉含蓄?内心的焦灼之外,这已经不是两个孩子年幼成长经历的插曲,两种截然不同的信仰,两个不同的种族的交融,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复杂,又如何能简单明了?  愧疚?Hassen  杀人,也是一种偷窃,是偷窃了一个人的生命和继续生活的权利。这是憎恨偷窃的父亲一直灌输给Amir的思想。或许就是这样,Amir的内心,对着父亲总是有种敬畏,潜意识认为是自己的出生,夺取了父亲深爱的女子,自己母亲的生命。就是这样,没有继承父亲优点的Amir胆小懦弱,屈服于现实而又不敢反抗。而Hassen如同父亲一样,勇敢坚强,忠实能干。如果没有风筝大赛、没有苏联入侵,也许这两个种族不同,性格迥异的孩子会在各自的人生轨迹上继续下去,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但是,生活没有如果,一切也都不会重来。那一天,风筝大赛,Amir躲在窗户看见为自己追风筝Hassen,手里拿着象征着最后胜利的风筝,极力地反抗着,最终还是被Assef殴打并强暴。是内心胆怯,他选择了袖手旁观,选择了逃离。当Hassen一瘸一拐的拿着风筝走出那条小巷,Amir试图用表面的平静掩盖着内心的不安。Hassen裤管里流下的鲜血一滴一滴的落在了雪地上,带着血腥的悲伤。是因为他无法在其面前面对自己,Hassen的存在,时时刻刻提醒着他,自己是一个这样卑鄙、软弱和背叛的伙伴。只有他走了,他才不需要痛苦的面对自我,逃离片刻。为自己的软弱,Amir如愿逼走Hassen。  再后来,苏联入侵,背负着愧疚,Amir和父亲背井离乡踏上了逃亡之旅,从巴基斯坦辗转到美国,读书、娶妻生子,继续生活。总以为陈年旧事可以埋葬,但是往事还是会浮上心头,总觉得自己一直在窥视着那一条荒芜的小径,就如同我们又是总会重复同样的梦境,然后惊醒一般。  有些东西,始终无法原谅。  朋友?Hassen  同是儿子,只是Amir,富商的儿子,而Hassen,这个富商的仆人卡恩的儿子,贵族的尊贵,仆人的卑微,这本身就是距离。Assef说的对,Amir也不愿承认是自己的朋友,不会把Hassen当作是朋友,Hassen只是他丑陋的宠物,无聊时的玩伴而已。Amir恨Assef,窥视自己内心的秘密,一语道破。Amir更恨Hassen,他给了自己一份无法承受的友情,有着无法直面的纠结。他正直勇敢,单纯善良;他逆来顺受,是忠实的小羔羊,他很受父亲喜欢,给他买最喜欢的风筝,抢走了父亲对自己的疼爱。如此的恨意,不是Hassen的悲哀,长久以来资产阶级不可避免的种族分离,这是历史的的悲哀。其实Hassen是Amir真正的朋友。是Hassen,为他打点生活;是Hassen,和他一起放风筝;是Hassen,听他自己写的故事;是Hassen,陪着他一起走过童年的美好时光。只是这样的一个朋友,失去之后才会怀念;只是这样一份友情,失去之后才会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