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水浒传》后,我最大的感受就书中的英雄们的豪情壮志、仗义疏财,可是我感觉奇怪,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有人为钱发愁的?那些人好像随时都有大把的银子往外掏,那些银子就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个世界里的梁山好汉,对金银珠宝有着非常引人注的强烈兴趣。
银子、人人都爱
先说智取生辰纲的七条好汉。智取生辰纲,是梁山好汉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发端。这一段好汉壮举轰动了水浒世界。但是晁盖一伙,做下这桩弥天大案,背后的真实动机又是什么?是为了劫富济贫,还是为了准备“农民革命”?显然都不是。黄泥冈上,这一伙好汉劫的了十万贯金珠,而后大概经过坐地分赃,晁盖、吴用等回了晁家庄,三阮则“的了钱财,自回石碣村去了”。随后并没听说他们有济贫的打算,也不见他们准备扯旗造反。如果不是东窗事发,保不准他们真的就此安心做了富家翁,一世快活。因此,这桩大案,打劫到的固然是不义之财,但其实质,说穿了,就是一次黑道行动。
在看鸳鸯楼上那幕血案,武松连刃数十人之后,于一片血泊中,从容地将桌上银酒杯踏扁,揣入怀中带走;而即使粗心鲁莽至极的角色如李逵,沂岭之上杀了假李逵后,也没忘进房中搜看,“搜得些碎银两并几件钗环,”都拿了;还有,解珍、解宝及邹润、邹渊一伙好汉,血洗了毛太公庄后,也从卧房里搜得十数包金银珠宝带走
杀人劫财这样的故事,在水浒世界里,发生一幕又一幕。
好汉、仗义疏财
不过水浒世界的好汉们虽然如此看重金银,却不使读者憎厌,因为他们大多出手大方。在水浒世界里,仗义疏财是好汉们应具的美德;鲁提辖为救金氏妇女,送了二人十五两银子;林冲发配沧州,途中投柴进庄上歇宿,临行,柴进以二十五一锭大银相送;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尽力资助,真的挥金如土。此外,还有张青、史进
水浒世界里好汉间以银两相赠是极为常见的。那么,这些好汉不时出手相赠的五两、十两银子,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据估算,十两银子。大约为封建时代一个农民或工匠太平时期一年的收入。
由此可见,梁山好汉们随意出手的十两、二十两银子,是在不是小数,的却够义气,够慷慨。但他们的钱都是哪来的?
外快、林林总总
李应、柴进、卢俊义有钱不足为奇。可是宋江的钱呢?
宋江身为小史,但接济江湖好汉,却又是淌水似的使银子。正常收入和开销相差之大,难怪有人推断;这钱,多半不是正道上来的。理由是,那时的官场,遍布的贪官污吏,宋江却又本事在混得八面玲珑、四方讨好,就说明他绝非清廉耿介之辈,同流合污及做史胥时巧取豪夺之类只怕是免不了的了。
因此,从水浒世界通行的道德观来看,宋江的捞取外快,最好还是不要断其必无。不过话还得说回来,水浒世界里的宋江的大把用银,主要还是出自叙述者的浪漫想象。
金钱、快意人生
水浒故事的讲述着,一二再再而三地讲述好汉不择手段的掠取金钱的故事,是因为在那个世界里,金银实在是万万不可缺少的。没有银子,喝酒吃肉的快乐人生就别想拥有。
此外,好汉们的仗义疏财,总得有可疏之财吧。而一旦这些好汉遇到麻烦,吃了官司,就更是片刻也离不得金银保命;先是官府老爷审案时要上下打点;发配上路,要给押送的公认银子;到了发配地,更得将银子备好;如果做下了弥天大案,死罪难逃,那就去做强盗,做了强盗,遇到麻烦,还得用银;强盗做腻了,想招安,更要用钱;招安后,平了四寇,个别好汉想归隐,还得带着银子。
在水浒故事的讲述着眼中,就连义的价值,也在于能兑换成利,书中有诗到:“夺人道路者还夺,义气多时利益多。”讲究的不是“利益之辩”、君于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是义要用利来体现。
义就等于利,这就是世界的一跳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