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可是到了这个实体书都很少买的年代,感觉书是看少了好多。这个寒假,回去看了一下书桌,只发现两本书在上面了,一本是《平凡的世界》,还有一本是《穆斯林的葬礼》。书都有一些岁月了,也想不起来是什么时候买的,忘记最深的是这两本书给我的感触好多好多也好深刻。 首先是《平凡的世界》吧,记得那是个看小说的疯狂的年代。还好它不是老师禁止让我们看的书目,所以正所谓可以明目张胆地拿到课室里面看的,因为书中的人物给人的感觉太真实,我还看了两遍。寒假,再一次拿起这本有点发黄的旧书,又慢慢地好像回到了书中那平凡的世界。 这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与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我想每个读过的这书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无论现在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通过作者的文字,我们都可以真真实实的回到作者所描述的环境。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艰难,但是一个无法忘记的时代。生活好了,也要想到当初人们所经历过的苦难。我们也是一个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演绎着每个时代平凡的戏剧,无论生活是多么的平凡与不平凡,我都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