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户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军户的一种。指 北魏 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徵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廝养……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 谷霁光 《府兵制度考释》第一章:“军府的户口,世执兵役,称为府户,也就是兵户。府户、兵户有的是被强征而来的,有的是被俘虏或坐罪而来,其地位低于一般农民。”

  • 服约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基本解释

    顺服;屈服。《管子·任法》:“贱人以服约卑敬悲色告愬其主,主因离法而听之,此所谓贱而事之也。” 尹知章 注:“服约,谓屈服隐约也。” 郭沫若 等集校:“ 维遹 案:‘约’亦屈也。 尹 《注》释为‘隐约’,非是。”

  • 附白的意思, 基本解释

    正文后附带的说明。 鲁迅 《书信集·致曹白》:“插画的说明印错了,我当于下卷中附白订正。”

  • 抚絃的意思, 基本解释

    亦作“ 抚弦 ”。拨弄琴弦。指弹琴。《淮南子·修务训》:“今夫盲目者不能别昼夜,分白黑,然搏琴抚弦,参弹復徽,攫援摽拂,手若蔑蒙,不失一弦。”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於畴日。抚絃登陴,岂不愴悢!”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八:“抱琴山之阿,抚絃感我心。”

  • 浮彩的意思, 基本解释

    亦作“ 浮采 ”。1.犹色彩。《文选·张协<七命>》:“流綺星连,浮彩艳发,光如散电,质如耀雪。” 李周翰 注:“浮彩,谓色也。”
    (2).引申为浮华的词藻。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 杭 有才人 李孚中 者,所製《綰春园》《息宰河》二剧,不施浮采,纯用白描,大是 元 人后劲。”

  • 府号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基本解释

    官员的加衔。所加衔大多是比本职高的中央官员的名号。《北史·郭祚传》:“及为征西、 雍州 ,虽喜外抚,尚以府号不优,心望加大。” 宋 王谠 《唐语林·企羡》:“公凡八任銓衡,三领节镇,皆带府号为尚书。”

  • 苻娄的意思, 基本解释

    无枝而有瘤的病木。《尔雅·释木》:“瘣木,苻娄。” 郭璞 注:“谓木病,尩傴癭肿,无枝条。” 郝懿行 义疏:“苻娄者,叠韵字,犹俛僂也。” 王国维 《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下》:“瘣木之名苻娄,以其无枝而拥肿也。”

  • 服属的意思, 基本解释

    (1).顺从归属。《史记·朝鲜列传》:“ 真番 、 临屯 皆来服属,方数千里。”《汉书·黥布传》:“诸侯兵皆服属 楚 者,以 布 数以少败众也。” 清 侯方域 《重修演武厅事记》:“天下轻武,所置守备者日趋蹌,服属於卿大夫之家,不復坐厅事。厅事虽设,为樵牧场。”
    (2).五服内的亲族。 南朝 梁武帝 《赐宗戚侯爵诏》:“凡是宗戚有服属者,并可赐沐食乡亭侯。”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国初奏荐之制甚宽,不拘服属远近……其后又以服属之亲踈为奏官之高下。”

  • 服物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1).衣服器物。《礼记·祭义》:“以具服物,以脩宫室。” 孔颖达 疏:“以备具衣服及祭物。” 唐 韩愈 《画记》:“於马之中又有上者下者……载服物者。”
    (2).指衣料。《周礼·秋官·大行人》:“四岁壹见,其贡服物。” 郑玄 注:“服物,玄纁絺纊也。”
    (3).使人诚服。《晋书·石苞传》:“ 苞 既勤庶事,又以威德服物。”

  • 服念的意思及反义词, 基本解释

    反复考虑。《书·康诰》:“要囚,服念五六日,至于旬时。” 蔡沉 集传:“服念,服膺而念之。” 明 李东阳 《明故监察御史张君墓志铭》:“每録重辟,必勤服念,所全活者甚众。”

  • 浮根的意思, 基本解释

    (1).露出土面的树根。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斫去浮根,以蚕矢粪之。”
    (2).佛教语。佛教以五官为“浮根”。亦泛指躯壳。《楞严经》卷一:“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祗在我面。” 宋 苏辙 《初成遗老斋》诗之一:“久将生事累诸子,顿歛浮根付一真。”

    英文翻译

    1.floating root

  • 浮词的意思, 基本解释

    (1).虚饰浮夸的言词。《后汉书·明帝纪》:“先帝詔书,禁人上书言圣,而閒者章奏颇多浮词。” 唐 白居易 《论于頔所进歌舞人事宜状》:“内足以辩明圣意,外足以止息浮词。”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也是喒不合就听了这一谜的浮词。”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敷衍凑拍,满纸浮词。”
    (2).指应酬之言。《再生缘》卷七九:“尔娘亲,一派浮词虚爱惜,应酬全是为夫家。”
    (3).多休累赘的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规范本体谓之鎔,剪截浮词谓之裁。”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昔夫子断 唐 虞 以下迄於 周 ,翦截浮词,撮其机要。”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读 沉约 、 魏收 诸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得也,其浮词简也;读 范曄 、 陈寿 二史,而知 李延寿 之史之失也,其琐説详也。”

  • 附逆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谓投靠伪逆集团。《宋书·臧质传》:“履安奉顺,声泰事全,孰与附逆居危,身害名丑。”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他奔到 彭泽 自首,于是便以附逆之罪被投入狱中。” 老舍 《四世同堂》四五:“现在,那些人有的已经逃出 北平 ,有的虽然仍在 北平 ,可是隐姓埋名的闭户读书,不肯附逆。”

  • 附理是什么意思, 基本解释

    (1).比附事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
    (2).符合事理。 南朝 宋 裴松之 《上<三国志注>表》:“若乃紕繆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

  • 附卷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基本解释

    讼词中附发的案卷。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批阅》:“被告诉词,及后有禀单,俱发该承附卷併审。”

  • 附火是什么意思和近义词, 基本解释

    谓向火取暖。 唐 韩愈 《画记》:“坐而脱足者一人,寒附火者一人。” 宋 邵伯温 《邵氏闻见录》卷十八:“一日大雪…… 乐道 同母冻坐,日已过高,未饭。 子发 惻然,亟出买酒肉薪炭,往復同 乐道 母子附火饮食。” 明 瞿佑 《归田诗话》卷中:“ 曹组 元庞 《题村学堂图》云:‘此老方捫蝨,众雏争附火。’”

  • 附笔的意思和发音,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书信、文件等后面另加的话。
    [构成]
    偏正式:附(笔
    [例句]
    这个文件需要加附笔。(作宾语)

    英文翻译

    1.postscript; additional note

    详细解释

    (1).书信后面附带加上的话。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广平 附笔请安。”
    (2).正文后面的附带说明。 毛泽东 《质问国民党》:“我们的亲爱的国民党先生们,你们指示 张涤非 写电文时,何以对于这样许多像瘟疫一样、臭虫一样,像狗屎一样的所谓‘主义’,连一个附笔或一个但书也没有呢?”

  • 抚掌大笑的意思和发音,
  • 附加刑的意思, 基本解释

    见〖从刑 〗。

    英文翻译

    1.【法】 accession punishment; supplementary punishment

  • 浮贱的意思及读音, 基本解释

    微贱。自谦之词。《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测恩躋踰逸,沿牒懵浮贱。” 李善 注:“浮贱,浮名微贱也。” 吕向 注:“言天子赐深恩,得登乐逸,自顾为随牒之任,慙其浮贱。” 宋 任广 《书叙指南·谦称引咎》:“自谦曰无似……又曰浮贱。”

*沪江在线词典为你找到12814条关于F开头的词语的信息,如不满意,敬请使用在线词典搜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