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八年级阶段的一门新课程,其中光学是上册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由于光学内容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同学们在刚接触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有所不适应,这就需要平时多练习习题。为此,沪江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光学部分的经典试题及解答过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棋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将玻璃板______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 MM'和 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 A,将棋子B 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______重合。

  3)在白纸上沿棋子 A 和 B 的边缘画图,测量 A 的右端到 MM'的距离lA=4.30cm;测量B 的左端到 NN'的距离为lB=4.00cm。改变 A 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表中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 ______,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______的距离。

  4)修正3)中的异常数据后,比较lA和lB发现总是lB小于l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_____.

  5)另一位同学直接用平面镜来确定像的位置,如图 2 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将 5 节同样的小电池直立在白纸上,保持电池①的位置不变,移动其它电池,使电池③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②,电池⑤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④,在白纸记录下电池的位置如图 3 所示,请在图 3 中作出电池①像的位置并用“.”表示。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应是垂直的;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当物像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说明物像大小相等;

  (3)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但差别不能过大;

  (4)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像的大小分析。

  (5)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图。

  解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应将玻璃板竖直放置,这样成的像都能在水平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物像大小相等;

  (3)由表格中的信息可知,7.10和6.50之间的偏差较大,故是错误的;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A的右端到NN′的距离;

  (4)像有一定的大小,实验中发现lB总是小于lA,出现差别的原因可能是测量了从B的左端到NN′的距离,正确做法是:lB应测量B的左端到MM′的距离;

  (5)电池③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②,电池⑤遮挡住电池①的像和电池④,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图。

  总之,物理知识与许多生活中的现象都有着紧密练习,沪江小编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其实,物理说简单不简单,说难也不难,只要用心学习就会在学习之余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