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学习上重要而幼有效的学习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想要学习学得好,就要做好预习的准备。那么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如何做好预习呢?很多孩子还不太清楚,现在就和沪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希望对您的孩子有所帮助。

  1. 字词句篇——阅读教学的基础

  预习一篇阅读课文,字词句篇是基础,课前的预习可以从“读”、“圈”、“查”、“划”、“批”、“联”、“议”、“比”、“记”九字入手,循序渐进,也称“九字预习法。”

  (1)读:反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体会语言美,品味句式美,把优美的词句储备在自己的摘抄本上,丰富自己的词汇。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找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用醒目的符号圈出来,以备老师讲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

  (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2在该词的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也可以借助练习册上的预习导航来完成)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试着给课文分段、分层。

  (5)批:预习课文时,在感触深的地方,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这些体会、看法究竟对不对,可以在听课中得到验证。

  (6)联:要求预习新课文时要与学过的旧课文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联想力合综合力。

  (7)议:预习虽然主要是独立进行的,但有些问题与看法也需要与同学互相讨论才能明确,所以有人说:“讨论时一剂健脑明目的良药。”这是有道理的。这里的议,就是要求把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课文某些问题的看法,提出来与同学讨论,以求解决,纠正。这样,既可创设探索的气氛,又可活跃思维,提高预习效应。

  (8)比:又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突出特点,分清优劣。比较法的运用,在单元学习中更为有效。要求在预习总把所阅读的这篇课文同本单元几篇课文或不同单元的其他课文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在内容(题材、人称、主题)、形式(文体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异同点,从而正确掌握预习课文的特点,整个理解单元课文,有效地培养学生鉴别欣赏不同文章的能力。

  (9)记:预习同样要动笔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预习中发现的精彩语句,哲理性强的成语典故、警句,所理解的重要内容,都可摘录,笔记下来,为进一步研讨,听课和积累资料做好准备,记录的过程中数量可以自己决定。

  二、感悟质疑——阅读教学的亮点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无处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

  三、相关链接——阅读教学的延伸

  教师应支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取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如信息上网查阅、请教家长、采访专业人士、观察实验,合作表演、情感体验等方式,一次来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先自己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预习将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所以,如果你是孩子家长,一定要督促孩子的进行预习,学习的时候才能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