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儿童好玩、好动,精力分散是一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天真活泼,游戏式教学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在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我采取了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爱好。

  下面是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游戏、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以及任教过的老师的教学反思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喜新厌旧”的情绪,注意力缺乏持久性, 课堂上的思维情绪很快就会兴趣索然。为克服这一缺点,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给学生以新异感,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通过讲故事、设问或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具、数学游戏、课堂提问、练习形式多样化……等方法,使学生不会产生厌烦感,从而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保证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

  1.利用直观教具、操作学具、电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习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可是他们好动、好奇心强,对新奇动人的事物比较敏感。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开始学时都是用竖式计算,于是,在课前,我准备了一些零散的和10根扎成一捆的木棒,还有两面胶。先在黑板上写好一个算式:如“30-12=”,再摆个竖式框架:个位下面画两个方框,十位下面画两个方框。被减数是30,在十位下面的一个方框中放3捆木棒,个位下面的一个方框不放木棒。减数是12,十位下面的第二个方框内放12捆木棒,个位下面的第二个方框放2根木棒。开始计算,按先算个位再算十位的顺序,被减数个位是0根木棒,减数是2根木棒,能不能减呢?很直观的说明,不能减,怎么办呢?从十位上借1捆放在个位上,现在能不能减了呢?当然可以,等于8根木棒。再算十位上的,十位上的被减数还有几呢?被借走了一捆,还剩下2捆,那十位上的数字相减又是多少呢?很简单,是1根木棒。老师演示完后,再出几题请几位学生上黑板演示。

  2. 创设“竞争性”情境。

  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讲授“10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我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

  虽然此刻我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3. 利用数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时,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如复习“认识人民币”时,可让学生做“争当模范营业员”的游戏,教师一手拿着人民币,一手举着所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卡,让学生算出要找回的钱,并写在练习本上,五次后评出模范营业员,这样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

  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体会,以加强数学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对直观、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实物很感兴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灵活地使用教材,善于把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我们的数学知识。同时,以发展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能力。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通过直观实物来了解、说明数学概念、性质和公式等,不仅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加减法时,先让学生找到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小木棒。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拿起小木棒,如“5+4”先拿起5根,再数进4根,再数手上一共有多少根就是多少;来观察、触摸、讨论、交流,得出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不同体形。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

  四、利用编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在讲被减数中间、未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时,我在学生学完新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总结出被减数中间、未尾有零的退位口诀,"零头无点就是十"使学生对学数学知识能够牢固准确地记忆。在讲《比较大小》时,我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总结出比较的方法。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培养其学习兴趣,使"苦学"变为"乐学",由抽象变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灵活适当的教学手段。

  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好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最轻松的环境里得到最大的收获;反之,不好的、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高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无趣的学习环境里也收获甚微,可能这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等。所以要使学生学会新知,并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形成正确的观点,我们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有趣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低年级就要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去质疑、去讨论、发表不同的意见,给每个同学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之间相互启迪,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将数学教学内容融于生活之中,就能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开心、教得轻松。教师只有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组织形式。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使每位学生都能适得其所地得到发展,让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实现,使课堂成为现实社会中一个真实知识的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方法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