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求索 锲而不舍”这句话相信是很多学生的座右铭,同时也是大连交通大学的校训。

大连交通大学(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是一所以工为主,管、理、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轨道交通和复合型软件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是东北地区惟一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

大连交通大学创建于1956年,时为大连机车车辆制造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铁道学院,隶属原铁道部管理;2000年2月划转为辽宁省政府管理,实施"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交通大学。

截至2015年10月,学校总占地面积82.08万平方米,由沙河口校区和旅顺口校区组成。校舍建筑总面积54.1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1亿元,图书馆建筑总面积4.3万平方米,馆藏文献资源总量160.46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22200种;学校有研究生学院和13个二级学院,有43个本科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有全日制在校生19197人,专任教师1003人,其中,教授147人,副教授361人。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11月,自2006年以来,科研总量达到10.7亿元,科研总经费突破3.3亿元,科技收入7.4亿元。纵向项目批准数8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项目100项;获得各级科技奖励4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奖12项;授权发明专利69项;发表论文5466篇,三大索引收录1094次, 在Science和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论文。出版学术专著28部,学术编著63部。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学校创办了《大连交通大学学报》(原《大连铁道学院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交通类学术期刊。主要刊 登交通运输工程、机车车辆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工程等学科的创新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该刊的宗旨是及时反映以上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该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里希期指南等十多家中外期刊数据库所收录。

馆藏资源

图书馆建筑总面积4.3万平方米,馆藏文献资源总量153.45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19800种。

师资力量

学校具有专任教师1113人,其中,教授155人,副教授361人,博士生导师5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现有国家“千人计划”人选1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2人,辽宁省特聘教授4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5人,辽宁省优秀专家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选5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部级优秀教师7人,辽宁省高校教学名师10人,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8人;辽宁省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大连市领军人才3人;大连市优秀专家9人;省级教学团队6个。

硬件设施

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教学楼群、教学科研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学校已建成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网络总出口带宽400M的校园网络及办公自动化、教务在线、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一卡通等多项公共服务平台。

校企合作

学校与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兴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了14个产学研合作及服务平台,成为"辽宁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和"国家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

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加拿大、瑞典、德国等30多所院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百余人。2004年,中日友好大连人才培训中心落户该校。2011年成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员单位。2012年被教育部正式确定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招收院校。
这所大学有着谜一样的历史,但是这所大学可以为很多毕业生提供优秀的工作单位,只要你的能力符合需求,家长和学生们为了更好的未来,要相信自己的选择,要慎重自己的选择,要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